俞敏洪《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一个人真正的体面,是装不出来的

主播 | 樊登读书 · 阿成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樊登读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遇见》。
今天给大家分享俞敏洪的著作-《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如果你是一个有志于创业,有追求、有想法的年轻人;如果你是一个需要大胆破局、实现跃迁的中年人;如果你是一个处在逆境中的人,
那么不妨读一读这本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阅读与收获。
这几天,俞敏洪的一条朋友圈登上了热搜。
教培时代结束,新东方退租了部分校区,把将近80000套桌椅捐给了农村的中小学。
图片
他坦言:“自己心里五味杂陈,但物尽其用也是好事。”
他的退场方式,显得悲壮却又无比温情。
2019年,俞敏洪写下一本书《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豆瓣评分8.2,讲述了他与新东方的跌宕起伏。
那时的他,怎么也没能料到,时隔两年后,自己真的走在了崩溃的边缘。
从低谷到顶峰,从上坡到下坡,这一路走来,无论多么崩溃,俞敏洪依旧保持着他一贯的风度。
翻开这本《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我才发现:
原来,一个人真正的体面,是装不出来的。
低谷时,体面振作
在《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一书中,俞敏洪曾回忆了自己创立新东方之前,经历的两次低谷。
第一次,是他想出国留学,可拼尽全力之后,仍痛失良机。
当时,周围的同学一个个出国,他也跟着备考托福和GRE。
很遗憾的是,即便考了高分,后来也因为特殊原因,错过了国外大学的奖学金发放和招生录取。
俞敏洪一下子绝望了,没有奖学金,自己又没钱。
一时之间,他所有的努力,都成了打在空气里的空拳。
经过一段心理修复期后,他自己下了狠心:要自己赚钱出国读书。
第二次,是他为了赚钱留学,俞敏洪在北大办起了托福培训班。
但因为和校办培训班抢生源,他被记过处分,被通报批评整整一个月。
因为处分,分房子,轮不到他;出国进修,也轮不到他。
涨工资,没希望;被提拔,更遥遥无期。
眼看生活无以为继,俞敏洪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与其在北大过得不如意,还不如自己体面地离开。”
人在低谷时,总会心慌意乱。
但不要灰心,不要沮丧,越是艰难的时候,越是要咬着牙振作起来。
曾听说过一个“锅底法则”。
人生好比一口大锅,当你跌至锅底时,只要肯努力,无论哪个方向,都是向上。
待在锅底的时候,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认准一个方向,努力地向上攀爬,总能走出困境。
当你行至人生的低谷时,真正的体面,是保持积极的心态,敢于直面困境,勇于做出改变。
图片
爬坡时,不计得失
在书里,俞敏洪曾调侃起对自己创业初期的经历。
他说自己离开北大,创办补习班,即使把小广告贴得满地都是,都无人问津。
于是,他把心一横:“既然收费招不来学生,不如先搞免费活动。”
他开办免费的讲座,还免费为学生录制磁带,免费提供出国咨询。
慢慢地,他的名声和口碑传播开来,以前20来人的小班,发展成了100来号人的大班,讲课场所也从小学操场搬到了学校的教室。
在资金最困难的时候,俞敏洪以退为进,让自己平稳地度过了瓶颈期。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得失守恒定律”:你失去的东西,总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新东方经营步入正轨后,还发生过一件事。
当时机构师资紧张,有位数学老师,自以为自己不可取代,就向俞敏洪漫天要价。
被俞敏洪拒绝后,他竟然直接罢讲,把几百号学生晾在教室里。
面对这样唯利是图的人,俞敏洪直接将他轰走,而那位老师,最终也错过了新东方真正的红利期,可谓因小失大。
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急功近利的人,为了“上位”不择手段。
有的人为了向领导邀功,不惜霸占别人的研发成果;
有的人为了眼前小利,和最好的朋友闹得不可开交;
甚至有的人为了敛财,想尽办法钻法律的空子,走上犯罪的道路……
短期来看,这些人或许能一时得逞,风光无限;
但最终你会发现,凡是想抄近路的人,最终无一例外地,都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想起《论语》中的一句话:“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目光短浅的人,才爱计较眼前的蝇头小利;
真正大格局的人,目光长远,从来不会因一时的得失,而违背自己的良心。
一个人真正的体面,是你在努力向上攀爬时,依然能守住内心的底线和良知。
图片
登顶时,容人所不能容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这本书中,俞敏洪还讲了这样一件趣事。
1993年,培训班正式挂牌为新东方培训学校,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
可树大招风,新东方很快就迎来了同行们的围追堵截。
其中最奇葩的是有一家培训机构,它竟然把广告发到了新东方的教室,直接塞进了正在上课的学生手中。
这件事让不少老师义愤填膺,而俞敏洪却劝着大家息事宁人。
不久后,这家培训机构资金链断裂,负责人竟然向俞敏洪求救。
结果俞敏洪却既往不咎,还给对方提供了资金,派老师去代课。
等对方渡过难关,他们不仅再也没来捣乱,还跑到新东方来帮忙打杂。
一个人的格局,就在于他身居高位时,依然愿为别人施以援助,哪怕对方是昔日的对手。
这样的格局,不禁让我想到另一个企业家——任正非。
当时,任正非手下有一名爱将,名叫李一男。
就在任正非对他想委以重任的时候,李一男却偷偷挖走了华为100多人的核心力量,自己跑去创办了“港湾网络”。
而李一男当时的目标只有一个:击垮任正非!
华为因为他的离去,元气大伤,损失惨重。
任正非夜不能寐,常常半夜一个人起来,坐在床边默默落泪。
可没过多久,李一男创办的公司,就因为严重的管理问题垮台。
一夜之间,他就变得一贫如洗。
眼看他就要无路可走,任正非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伸出援手,收购了对方的公司,并将他重新聘回华为。
其他人不理解,连李一男也充满疑惑。
任正非却说:“如果华为容不下你们,何以容天下,何以容得下其他小公司。”
看了任正非和俞敏洪,我才明白:
一个人的格局和眼界,不是看他最终能爬到什么高度。
而是看他在位高权重的时候,他对待弱者的态度,对他人的善良和包容。
得意之时的姿态,最能看出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
真正厉害的人,即便身居高位时,仍能用一颗宽容之心,容纳天下难容之事。
因为他们明白,只有体谅,理解了别人,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
这是一个人的体面,更藏着一种难得的大格局。
图片
退场时,念及他人
俞敏洪在《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中写道: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把它跟你的理想和价值观连在一起。”
如今,曾走在崩溃边缘的俞敏洪,又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时代的洪流袭来,几乎一夜之间,新东方市值缩水2300亿港元,预计裁员4万人,教学点退租1500个。
然而,在这个行业的寒冬,相较于同行的惶惶不可终日,他却做了三个决定:
对已缴费的学生家长,承诺无条件按比例退款;
对于报名后未开课学生的退费要求,无条件给予退费;
将73366套课座椅全部无偿捐出。
在本就资金最困难的时候,哪怕自身早已处于暴风雨中,他却愿意把新东方的“贴身衣物”,赠予其他更需要温暖的人。
此刻的他,不再那位是叱咤风云的企业家,而是一名实实在在的教育者。
茫茫黑夜之中,他散发出的一份微光,对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来讲,就能照亮整个世界。
一个人真正的体面,是装不出来的。
想起海明威的一句话:“所谓勇气,就是压力之下的优雅风度。”
看一个人的品性,就要看他走在崩溃边缘时,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要看他身处重压下,对待他人乃至社会的风度。
如今这个时代,物质越是发达,许多人的内心就开始逐渐贫乏,脆弱的人生,经不起一点波澜。
有人创业失败,就选择卷款跑路;
有的人一旦遭逢劫难,就瞬间被击垮,倒地不起;
有的人遇到生活的不幸,甚至想要将不幸转化为对社会的报复。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难迈的关卡。
当苦难成为生命的日常,当崩溃成为人生的常态。
你是否还能在“黑天鹅”来临的时候,像俞敏洪一样,恪守住心中的善良,维护内心的秩序?
真正的体面,不过是你身处险境的时候,仍不忘最开始的初心,在想办法自救的同时,也愿伸手拉一拉更需要帮助的人。
图片
有人说:《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这本书,并非俞敏洪的成功学范本,而是写给普通人的人生启示录。
我们的一生,就像是一条爬坡曲线。
图片
会经历低谷的难熬,会经历上坡的艰辛,会享受登顶时的光荣,也会有退场时的黯然......
不管你现在身处哪个阶段,心底都要保持着一份体面。
上坡时不断努力,下坡时心怀魄力,不管遭遇什么,你的未来,都会有无限潜力。
点个「在看」,唯愿你我,走在崩溃的边缘时,心中仍有一份善良与坦荡。
唯愿来日,你我在登上山顶之时,也不忘心怀宽容和仁慈,对他人,传递出一份微光。
栏目主理人 | 徐徐来
排版 | 郑向北
音乐 | 봄이 오면 생각나는 그 사람-Seori
图片来源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