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我国常见病与多发病,同时也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为了编写一部适用于中国人群的DKD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组织了专家组编写了这部《DKD 临床诊疗中国指南》。该指南系统地介绍了DKD诊断、肾脏病理活检、治疗与管理、合并症处理及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等问题。
其中,DKD的治疗分为生活管理、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控制尿蛋白、调节血脂和控制尿酸六部分。
生活管理
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规律、适度的运动。(B)
控制体重指数(BMI)在18.5~24.9kg/m2(C),戒烟。(B)
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规律、适度的运动。(B)
建议DKD⁃CKD G3~5 非透析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为0.6 g/kg/d,同时推荐补充复方α酮酸治疗。(A)
建议DKD⁃CKD G5 透析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为1.0~1.2g/kg/d。(B)
尽量选择升糖指数(GI)较低的碳水化合物。(D)
建议脂肪摄入量为1.3~1.7 g/kg/d,调整脂肪构成比例,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适当提高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B)
推荐各期DKD 患者钠摄入量为1.5~2.0 g/d(相当于氯化钠3.75~5.00 g/d),透析患者钠摄入量应控制在2.0~2.3 g/d(相当于氯化钠5.00~5.75 g/d)。(B)
推荐适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 以及叶酸,其中维生素C 的推荐摄入量为60 mg/d。(B)
控制血糖
推荐对所有DKD 患者合理降糖,严格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延缓DKD 的发生和进展。(A)
建议遵循个体化原则,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目标值进行分层管理,避免低血糖发生。(A)
二甲双胍是T2DKD 患者控制血糖的首选药物和基础用药,DKD 患者肾功能不全时需调整用量或停用。(A)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可应用于DKD G1~3 患者,ESRD 患者不建议使用。(B)
二肽基肽酶4(DPP ⁃4)抑制剂可能降低DKD 进展风险,但对DKD⁃ESRD 等肾脏终点事件的影响尚缺乏证据。(B)
DKD 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后血糖不达标,推荐优选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A)
胰岛素可作为妊娠期DKD患者的首选降糖药物。(C)
对于老年患者应尽量优先选择基础胰岛素,避免低血糖发生。(C)
自我血糖监测有助于提高DKD 治疗效果,持续血糖监测(CGM)有助于降低低血糖风险,血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IR)和HbA1c 可作为监测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参数。(B)
控制血压
推荐DKD 患者血压控制靶目标:65 岁及以上<140/90mmHg,65 岁以下<130/80 mmHg;24 h 尿白蛋白≥30 mg 时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B)
在排除禁忌证的前提下,DKD 患者降压药物首选ACEI/ARB,双倍剂量可能获益更多。但是不推荐ACEI/ARB 用于DKD 患者的一级预防。不推荐ACEI 与ARB 联合应用。治疗期间应定期随访UACR、血清肌酐、血钾水平。(A)
DKD 患者血压无法达标时,可联用不同机制降压药物。推荐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与ACEI/ARB 联合应用。(B)
DKD 患者血压无法达标时,建议选用小剂量、高选择性β1 受体阻滞剂与ACEI/ARB 联合治疗。(C)
利尿剂有助于控制DKD 患者高钾血症,继而有利于提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的治疗效果。(B)
老年前列腺肥大DKD 患者可考虑应用α1受体阻滞剂,但要警惕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C)
控制尿蛋白
T2DKD 微量白蛋白尿的治疗首选ACEI/ARB 类药物。(A)
大剂量使用ACEI/ARB 可能使肾脏获益更多。(C)
对于不伴有高血压、无白蛋白尿且eGFR正常的T2DM患者,不推荐采用ACEI/ARB 预防T2DKD。(B)
SGLT2 抑制剂在微量白蛋白尿T2DKD 的治疗中具有减少尿蛋白的作用。(A)
T2DKD 大量白蛋白尿的治疗首选ACEI/ARB 类药物。(A)
大量白蛋白尿T2DKD 的治疗中,不推荐联合使用ACEI 和ARB。(A)
不推荐阿利吉仑(aliskiren)与ACEI/ARB 联合治疗T2DKD。(B)
非奈利酮(finerenone)可与ACEI/ARB 联合应用降低T2DKD 患者的尿蛋白水平。(B)
不推荐T2DKD 患者采用维生素D 受体激动剂治疗。(B)
SGLT2 抑制剂在大量白蛋白尿的T2DKD 中具有减少尿蛋白的作用。(A)
调节血脂
确诊DKD 的同时均应检测患者的空腹血脂谱[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LDL⁃C)]。(B)
建议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进行风险评估,CKD G1~5 非透析DKD 患者ASCVD 高危人群调脂的主要目标为LDL⁃C<2.6 mmol/L。(A)
CKD G1~5 非透析DKD 患者ASCVD 极高危人群调脂的主要目标为LDL⁃C<1.8 mmol/L。(A)
CKD G5 透析DKD 患者,既往未开始调脂治疗的,不建议新加调脂药物,透析前已开始调脂者继续谨慎使用。(B)
对于绝大多数DKD 患者,中等强度他汀(可使LDL⁃C水平降低30%~50%)是可选的降胆固醇治疗药物。(A)
如果患者TG>5.6 mmol/L 时,可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首选降TG 药物(如贝特类、高纯度鱼油),以减少发生急性胰腺炎的风险。(C)
建议依据DKD 分期,选择他汀类药物种类以及调整药物剂量。(A)
对于DKD⁃CKD G5 患者,如透析前已使用他汀类药物,建议继续谨慎续用;CKD G5 透析患者不推荐起始他汀类药物治疗。(C)
建议依据肝功能水平,减量或停用他汀类药物;当谷丙转氨酶(ALT)或谷草转氨酶(AST)恢复正常时,可酌情再次加量或换药。(C)
控制尿酸
血尿酸水平可作为T2DKD 患者肾功能下降的预测因子。(C)
所有的高尿酸血症(HUA)都推荐非药物治疗,首选饮食控制和运动。(B)
建议T2DKD 患者控制尿酸水平,男性和绝经期女性血尿酸≥420 μmol/L、非绝经期女性≥360 μmol/L时,开始给予降尿酸治疗,目标值为<360 μmol/L。(C)
HUA 降尿酸药物治疗时,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建议使用别嘌醇或非布司他,非布司他的降尿酸作用优于别嘌醇;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建议使用苯溴马隆。(B)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诊疗中国指南[J].中华肾脏病杂志,2021,37(3):255-304.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用于推广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