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2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迷你版飞豹,南斯拉夫J-22“鹰”式攻击机,由两个欧洲小国拼凑而成

南斯拉夫地处欧洲,早在上世纪20世纪初,就已经在英法等国帮助下建立起本国航空工业,早期起步阶段以仿制英法机型为主。30年代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本国年轻的设计师们决定不再仿制,打造国产自研制机型不再受制于人,于是开始自主研制先进战斗机。这其中就包括二战前夕安装了海鸥翼的IK系列战斗机,以及战后在IK-3基础上改进而来的S-49战斗机,以及G-2海鸥攻击机等。
图片IK-3战斗机
图片G-2海鸥攻击机
冷战时期,由于南斯拉夫奉行不结盟政策,因此可以轻松获取东西方各国主力装备,在先进航空技术来源方面也较为便利。到了上世纪70年代,南斯拉夫装备的F-86战斗机, 以及罗马尼亚装备的米格15/17战斗机,都已经到了该退役的时间。为了发展国产航空工业,这两个国防工业类似,多少有点航空工业基础的国家决定共同开发新型战机。
1970年,双方成立一家名叫YUROM的联合企业,计划在发展两国新型战斗机的同时,借助技术交流来摆脱一线战机必须严重依赖外购的现实。然后这款联合研制机型性能如下:双发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可以提供对地支援,具有纵深攻击能力,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维护便利性。而且在必要时能够充当战斗机,拦截敌方直升机、运输机和战斗轰炸机,双方设计小组于1972年完成基本设计,然后分别各自开始制造原型机。
先睹为快,这款双发近距对地支援机和当时英法研制的“美洲虎”类似,采用上单翼两侧进气布局,具有外八字形起落架。和80年代研制的歼轰-7“飞豹”战斗机看起来也非常相似,只不过11吨的重量只能算是迷你版“飞豹”。
图片J-22“鹰”攻击机三视图
图片“飞豹”战斗机
1974年10月31日,已经制造完成的两架原型机,分别在两国境内同时展开首飞。南斯拉夫原型机武型号定为J-22“鹰”,罗马尼亚原型机型号则定为IAR-93。下图是第一架原型机,注意第二张图机翼处已经进行了修改,前缘根部向前伸出形成一个折角。
图片J-22“鹰”攻击机
图片J-22“鹰”攻击机
这是测试中突破音障的25101号原型机,通体白色看起还算硬朗,符合那个时代对战斗攻击机的设想。
图片J-22“鹰”攻击机
1977年1月,已经测试多年双座原型机也首飞成功,南斯拉夫给出型号是NJ-22。两国虽然表面上是合作共同研制生产,但基于各自小算盘打得响,实际生产线都是分开独立进行。飞机除了相同的机体结构,比如由南斯拉夫生产机翼、后机身、方向舵和外挂架,罗马尼亚生产前机身、后翼和副油箱,其他子系统则是双方各自搞定。这样的做法是大家做个大框架,里面细节配套各干各的,实际战机性能强弱全看本国工业能力。
图片NJ-22双座鹰
图片NJ-22双座鹰
J-22“鹰”攻击机采用后掠梯形上单翼,飞机长13.02米、翼展9.3米、空重5.75吨、正常起飞重量8.17吨、最大起飞重量10.9吨。最大飞行速度113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3500米,常规作战半径530公里,最大飞行过载7G,如果带副油箱最大航程可达1320公里。从数据看实际也是腿短,不过作为前线攻击机来说差不多够用,而且这是70年代的研制标准对于小国来说已经不错。
图片J-22“鹰”攻击机
图片J-22“鹰”攻击机
J-22“鹰”攻击机,装备两台英国罗·罗公司MK632-41R“蝮蛇”发动机,单台推力17.8千牛,加力推力22.25千牛。J-22“鹰”攻击机共有7个外挂架,机身下方1个,两侧翼下各有2个,两侧翼尖各有1个(可以装备近距空空导弹)。另外还标配安装了两门双管Gsh-23L型23毫米机炮,每门携带弹药200发,采用双轮主起落架设计。J-22“鹰”攻击机最大可以携带2.8吨各式弹药,包括AGM-65“小牛”电视制导导弹,Grom-1反坦克导弹,AA-8“蚜虫”导弹,BL755集束炸弹,以及各种型号的火箭弹、航空炸弹等,美苏产品都有相当便利。
图片J-22“鹰”攻击机
图片J-22“鹰”攻击机
图片J-22“鹰”攻击机
J-22“鹰”攻击机性能在同时代机型中并不十分出彩,但作为南斯拉夫自主打造的国产机型,空军方面对它的表现还算很满意。在南斯拉夫解体前,一共生产了15架J-22预生产型,以及165架单座J-22A/B和35架双座NJ-22A/B型,后来在科索泛战争中被北约在地面击毁7架,目前塞尔维亚空军仍有32架J-22服役。
图片J-22“鹰”攻击机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奇迹MU,卓越+13随便爆,人人一把+15大天使!装备回收,自由交易
广告全民红月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