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大地上的红色印记|川陕红色交通线黎坝交通站旧址所在地镇巴县

红色档案
川陕红色交通线黎坝交通站旧址位于镇巴县黎坝镇柳营村黎家院子。该旧址共计大小房屋17间,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川陕红色交通线黎坝交通站旧址展陈分为两大部分,即专题陈列和基础陈列。专题陈列分别为转战陕川、汉中密约、红色交通线、政权建设、党史故事、红色文化六个单元展厅,展有红色交通线相关事迹、图片。展柜陈列有部分武器实物、珍贵信件、文件及党史资料。基础陈列通过场景还原方式直观、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武志平、陈友盛等交通站工作人员工作、生活的场景。
1933年至1935年,中共地下党员、时任国民党38军少校参谋的武志平等同志历经艰险,开辟了从汉中通往川北的红色交通线,并在黎坝建立了秘密交通站,将粮食、药品、地图等重要物资及情报送往川陕革命根据地,为根据地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记者 高振博整理)
红色故事会
为革命输送力量的“红色动脉”
——川陕红色交通线建立背后的故事
图片
川陕红色交通线黎坝交通站旧址位于黎坝镇柳营村,这里也是汉中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常会有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记者 王姿颐摄
川陕红色交通线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存在,它建立于中国红色运动低潮和危难的时期,为后来一系列革命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镇巴是陕西的“南大门”,也是川陕红色交通线上的重要一站。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令镇巴的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百姓能唱红歌,也能讲述一段段口口相传的革命故事……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927年冬到1930年春,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鄂豫皖三省党组织先后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组建了红31、32、33师,创立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3块革命根据地。1930年6月,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到1932年6月,红四方面军发展到4.5万人,在鄂豫皖根据地消灭敌人6万余人,接连粉碎国民党三次“围剿”,鄂豫皖根据地进入鼎盛时期。
鄂豫皖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引起了蒋介石集团的恐慌。于是,蒋介石调集30万军队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因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之后红四方面军开始向西突围转移。
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进入陕南山区,12月7日,抵达汉中城固的小河口,稍作停顿后行进至西乡。部队在钟家沟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作出了进军川北的战略决定。
川陕边界山大林深,川北防御空虚,加之这里的群众基础良好,红四方面军如猛虎归山,迅速解放了川北通江、南江以及巴中大部分地区。1933年2月,中共川陕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和川陕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相继召开,组建了中共川陕省委,成立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宣告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建立。
“汉中密约”的达成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壮大让蒋介石没有想到。1932年底,他开始策动川军联合“剿共”,又急电杨虎城的部队重返陕南、夹击巴山,意欲对根据地形成南北“围剿”之势。
当时,中共中央及上海中央局指示王右民等做杨虎城的统战工作。同时,时任杨虎城部第38军少校参谋的中共地下党员武志平受中央特科指示,通过杨虎城部高级参议杜斌丞向杨虎城谏言“秘密联系红军,互不侵犯”。最终,杨虎城接受了杜斌丞建议,并决定由武志平作为杨虎城的密使,与红军联络。
1933年5月,武志平赴川北与红四方面军总部进行联络,红军对此极为重视,遂派川陕省委参谋主任徐以新随武志平赴汉中与第38军军长孙蔚如谈判。
经过多次商谈,双方最终在孙蔚如的亲信王宗山家达成了“互不侵犯”的秘密协定,史称“汉中密约”。其内容包括:以巴山为界,互不侵犯;相互配合,打胡宗南;红军可以设立交通线,陕军可以提供一定的物资;在陕军阵地前沿设联络站,红军可以用隐蔽的方式来汉中采购部分日用品,并由武志平全权负责处理边界事务。
镇巴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邹春蕊表示,“汉中密约”是我党早期统一战线的成功范例,它的达成打破了蒋介石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汉中密约”使红四方面军能够集中优势兵力对付四川之敌并不断取得反“围剿”胜利,为川陕苏区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对后来团结西北军抗日和“西安事变”起到了相当重要的铺垫作用。
川陕红色交通线的建立
“汉中密约”达成之后,武志平先后建立了由汉中通往川北的三条秘密交通运输线路(史称“红色交通线”),将军用物资、情报等运送至川陕苏区。
红色交通线的西线最早建立。西线由汉中出发,经牟家坝、青石关、回军坝、凉水井、碑坝进入四川两河口至川北苏区。在交通线的建立过程中,为方便物资转运,武志平还在沿途设立了交通站,比如凉水井就是当年红色交通线上的一个重要交通站,他们在这里搭建了两间茅屋。秘密交通线开通后,情报和物资以及全国各地的报刊就是通过这两间茅屋源源不断地送往苏区。如今茅屋已湮没在荒芜的杂草丛中,不大能看出当年的面貌。
红色交通线的中线由汉中出发,经南郑牟家坝,城固的天明寺、大盘、小盘,再经南郑碑坝进入四川两河口至川北苏区。
三条线路中,最晚建立的是红色交通线的东线。当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和土匪武装的破坏,西线和中线无法再正常运行,中共川陕省委和红四方面军总部经与武志平商议,决定再开辟一条经城固、西乡到镇巴进入川北苏区的红色交通线。
据黎坝交通站旧址讲解员田红梅介绍,武志平于1934年2月携带从汉中采购的物资启程赶赴镇巴,到达渔渡坝王家客栈,将物资交给与其联络的红四方面军供给部的干部柯大祥。因渔渡坝距红军主力较远,安全无法保障,遂决定更改路线,在黎坝设立秘密交通站,由关门垭乡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黎正刚及其妻王三珍担任交通站交通员。
武志平到达黎坝后,在交通站将一部分物资交给在此等候的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干部陈友盛,并嘱托黎正刚的妻子王三珍担负起从黎坝交通站到红军驻地的物资运送任务。后来,由于交通站被国民党特务察觉,以致红军派出的接头人员遭受黎坝地区民团袭击并牺牲,交通站停止了工作。
现在在黎坝镇柳营村的川陕红色交通线黎坝交通站旧址, 依然留存有当年交通站秘密通行的地道,如今虽已塌陷,但当年经这条地道可以直接进入柳营村后的大山中,红军可以从此转运重要情报和物资。
据黎正刚家族后人黎光德回忆:“小时候我常听家里老人讲起,闹革命的时候,我三爷爷黎正刚能识文断字、帮红军做事情,而我三奶奶也会借着去镇上卖东西的机会打探情报,村里当时也有人主动帮忙做一些工作。”
据了解,当时大批军用物资、粮食、医疗药品等经由川陕红色交通线运送到革命根据地,中央、陕西省委、陕南特委通过此线路与红四方面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联系,一大批领导干部和革命青年通过三条红色交通线到达川陕苏区。因此,川陕红色交通线可以看作是“红色动脉”,它为川陕革命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力量。(记者 王姿颐)
访谈与点评
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
——访镇巴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邹春蕊
图片
川陕红色交通线黎坝交通站交通员黎正刚家族后人介绍当年交通员们运送物资的情景。 记者 王姿颐摄
1933年至1935年,中共地下党员武志平等同志历经艰险,开辟了从汉中通往川北的红色交通线。川陕红色交通线开通的功能和意义何在?镇巴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邹春蕊对此作了阐释。
经川陕红色交通线,重要的军事情报和大批军用物资不断被送往川北苏区,许多领导干部和革命青年如潘自力、张德生、杨珊、白耀亭等也是经这一“红色动脉”被护送至川北苏区参加革命斗争,有力地支援了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
川陕红色交通线不仅是运输线,也是特殊的战场。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一些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曾担任过中共陕西省委候补委员的张含辉,就是在为红四方面军总部送军事地图,从川北苏区返回汉中途中遇难的。
川陕红色交通线的开辟,打通了中共中央、陕西省委、陕南特委与红四方面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联系的通道,加强了红四方面军、川陕省委与陕西中共组织的共同对敌斗争。川陕红色交通线对支援红四方面军在川北对国民党军作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陕西人民革命斗争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记者 高振博)
采访手记
在革命热土上凝聚力量
如果土地会说话,那么沿着川陕红色交通线一路走过去,就能听见它对你描述革命年代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地下党员们秘密通过时的匆匆脚步,交通员运送物资时的小心翼翼,以及战士们和敌人斗智斗勇时眼里坚定的光芒……这些它一定都记得。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把这些故事记录了下来,并且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生长于革命热土,浸润着红色文化,这里的人对家国山河有深沉的情感,也对红色精神有更深的体悟。
川陕红色交通线上的路并不好走,一路过去是高山、密林,有许多地方人迹罕至,所以当地人介绍起来,经常会感叹一句“不容易啊”。但当年革命先辈们没有被这种不容易打倒,他们凭坚韧不拔的精神坚持了下来,一点点浇灌着胜利的希望。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构筑起的这些精神丰碑,为后人所敬仰,也为立党兴党强党凝聚了力量。
探访川陕红色交通线,了解其当时建立的历史背景、价值和意义,体悟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用鲜血、汗水凝结而成的伟大精神,能凝聚起前行的力量,激励后辈们接续奋斗,创造新的辉煌。(王姿颐)
图片
西镇高速二郎滩段。 镇巴县委宣传部供图
先锋与群众
幸福花开在渔渡
——记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周文平
“老百姓经济宽裕了,生活条件改善了,精气神儿也提起来了。”谈起当地老百姓近年来的生活变化,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镇巴县渔渡镇党委书记周文平对记者说。
渔渡镇是典型的山区镇,以前群众居住较为分散、交通不便。在周文平的记忆里,10年前刚到镇上工作时,他去群众家走访有时要走好几个小时的山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为了切实改善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周文平带领镇上干部跋山涉水,反复走访调研,根据不同情况分类施策,确定了“能搬则搬、不搬则改”的工作原则,灵活开展工作。
渔渡镇在靠近集镇的位置新建集中安置点,根据贫困户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精准确定房屋户型,修建安置房,动员498户1797人欢欢喜喜搬进了新家,充分满足了搬迁群众的入学、就医、就业需求。
“那时家里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去挑水,然后囤在自家大水缸里,吃用都得省着来。”提起以前挑水的日子,家住渔渡镇永久村毛坪山小组的田兴钊记忆犹新。
作为镇党委书记,周文平自然明白干净的饮用水对老百姓生活的重要性。于是他亲自带着包村干部深入到毛坪山各个角落寻找水源。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毛坪山的抽水站于2018年底建成,毛坪山小组15户人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清澈的水从水管里流出来时,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毛坪山小组每个人的脸上,周文平也从心底感到高兴。
周文平认为,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只是第一步,如何增加他们的收入,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他接下来关注的重点。渔渡镇依托区位优势,结合本地土地资源丰厚、交通便利的实际,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土地流转,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镇上社区的明东食用菌合作社,已建成45万袋袋料香菇生产基地,可解决部分群众就业问题。在渔渡镇九家榜村的汉中秦南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羊肚菌种植基地,已发展羊肚菌80余亩,预计年产值在450万元左右。同时,在种植基地负责装菌袋、采收、烘烤的工人可以通过务工方式再增加一笔劳务收入。
在脱贫攻坚战中,周文平一直工作在扶贫一线。作为镇党委书记,他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一直全力推动全镇的脱贫攻坚工作向前迈进。截至2020年10月,渔渡镇全镇1054户3431名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让渔渡镇走上振兴之路,被周文平写进了新的工作计划中……(记者 王姿颐)
图片
镇巴县钰丰生态农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范本翠通过承包荒地、种植绿色大米过上了好日子,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群众一起增收致富。 记者 王姿颐摄
追赶超越正当时
巴山深处开新局
——镇巴县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图片
鸟瞰镇巴县城。 镇巴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里地处巴山腹地,位于汉中的东南角,有“红军之乡”“民歌之乡”的美称。80多年前,中共地下党员武志平历经艰险开辟红色交通线,在镇巴县黎坝镇建立秘密交通站,将重要物资及情报送往川陕革命根据地,为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
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十三五”以来,镇巴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补基建短板 城乡环境日新月异
6月9日,记者一行驱车前往汉中市镇巴县。汽车行驶在去年底刚刚建成的西镇高速公路上,连绵不绝的大山快速向身后退去。从汉中出发一个半小时后,巴山深处的这座县城就出现在眼前。而在以前,从汉中到镇巴得走210国道,全程得3个小时。
对于区域交通环境的改善,镇巴县草坝景区负责人周国顺深有感触:“西镇高速公路开通以后,西安、汉中等地来景区游玩的人明显多了。一到节假日,不仅景区里的房间住满了,很多人还住到了县城。”
草坝景区位于镇巴县西北部,距县城26公里,是个万亩高山草甸。周国顺作为一名返乡创业青年,为这个景区投入了很多心血。如今,交通成为撬动草坝景区发展的重要杠杆,周边老百姓也借助旅游多了增收致富的门路。
除了外部交通,总投资5.8亿元的星子山隧道及引线工程也在加快建设中。未来,隧道通车后,镇巴县东部5镇9万多名群众坐车20多分钟就可到县城,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翻越海拔1900多米的星子山了。
全长236公里的镇巴县西北部生态旅游环线,也是镇巴近年来交通建设的重要成果。该旅游环线已于去年7月贯通,覆盖泾洋、青水、三元等8个镇(街道),把沿途草坝景区、天坑群、木竹海、渔渡玉溶洞等自然人文景观紧紧连在一起,发挥了“交通领先、百业共兴”的重要作用。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镇巴县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5.3亿元,新建改建公路83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91.3公里,居全市山区县第二位。该县还实施城建项目57个,完成投资12.5亿元,市政功能和城市品位全面提升,获评省级森林城市。
兴特色产业 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在镇巴县小洋镇,一座上万平方米的腊肉产业园老远就映入记者眼帘。镇巴腊肉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返乡创业青年吴国飞看中了这块金字招牌,在家乡投资腊肉产业链,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富民。
以吴国飞的腊肉龙头企业为支撑,通过政企协作,镇巴腊肉的产业化、标准化也开始提速:修订完善《镇巴腊肉标准》,将营养成分写进标准;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度合作,共建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镇巴腊肉全产业链质量追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放眼整个镇巴县,当地依据自然生态条件,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已形成茶叶、畜牧、魔芋、中药材四大主导产业和蚕桑、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十三五”期间,该县新增中药材14.3万亩、茶叶4.5万亩,魔芋稳定在10万亩,生猪、白山羊和肉牛饲养量达到77万头(只)。该县认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8个、绿色农产品25个,居全市首位。同时,该县成功打造“源味镇巴”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获评“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
“十三五”期间,该县完成财政支出140亿元,是“十二五”的1.9倍;争取中央和省上项目资金13.4亿元,招商引资138亿元;实施重点项目305个,完成投资289.7亿元。该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位居省市前列,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是“十二五”末的1.4倍。县域经济综合排名由2015年的全省53位上升到2019年的39位。
谋百姓福祉 民生答卷写满收获
2012年,泾洋街道高桥村贫困群众牟文贵不慎摔伤致右膝盖粉碎性骨折,因家里穷未得到及时救治,后来导致病情恶化。在县上健康扶贫政策的支持下,牟文贵于2017年做了截肢手术,13075元的手术费经过报销后,仅自付1827元。他还享受着每月至少一次的家庭签约医生上门诊疗服务。“多亏了县上的健康扶贫政策,让我重拾生活信心。”牟文贵说。
在脱贫攻坚中,镇巴县将健康扶贫作为一大重点和难点去突破。探索推行“四步筛查”、“2+2+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4+X”医疗保障、“互联网+健康扶贫”……就这样,健康扶贫大力开展起来,镇巴县也由此获得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不只是健康扶贫,“十三五”以来,镇巴县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标补短项目1360个,完成易地搬迁9302户。该县推行“四个三”产业扶贫模式,带动2.1万户贫困群众增收。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824元增长到2020年的11482元。
“十三五”以来,镇巴以民为先、顺应期盼,民生福祉日益增进。
该县5年投入民生资金103亿元,是“十二五”的2.2倍;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以上,千人拥有床位数由2015年的2.8张提高到3.9张,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省级“双高双普”县。
面向“十四五”,镇巴县将以大抓项目、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体系、改善普惠民生为关键抓手,全力打造汉中生态经济示范县,持续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活力、幸福“五个镇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镇巴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记者 高振博)
成绩单
“十三五”以来,镇巴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是“十二五”末的1.4倍。县域经济综合排名由2015年的全省53位上升到2019年的39位。
“十三五”以来,镇巴县尽锐出战、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该县累计实现脱贫57240人,12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县脱贫摘帽。镇巴县连续4年获得省级、市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好”等次,实现市对县目标责任考核“八连优”。(记者 高振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