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达:任岁月打磨|逝者

2021年5月21日,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玉器及玉文化研究专家杨伯达在北京去世,享年94岁。
1927年,杨伯达出生于辽宁旅顺一个普通的裁缝家庭。少年时代,他所在的旅顺高等专科学校十分重视美术教育,他的老师毕业于日本东京美术学院,他也因此练就了扎实的绘画功底。在日本殖民统治的阴影下生活了十多年之后,杨伯达远走他乡,来到关内闯荡。他参加了革命宣传队。组织分配给他的任务是在墙壁上画号召群众参加革命军队的宣传画。
由于战乱和大学合并,杨伯达读过四所大学,先后师从黎冰鸿、王式廓、罗工柳、彦涵习画。大学毕业后,杨伯达在中央美术学院做学生辅导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工作,同时开始学习中外美术史。由于经常出国办展览,他逐渐对博物馆学发生兴趣。在考察了苏联的博物馆后,他写了《苏联博物馆工作介绍》调查报告,介绍了苏联的二十多家博物馆,在《文物参考资料》上连载四期,影响很大。之后,杨伯达又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的博物馆考察。
建国初期,杨伯达调入故宫陈列部做副主任,开始了他在故宫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有同事评价他说:“像杨伯达这样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博物馆的领导。他什么都知道一些。杨伯达当院长的时候,所有的库房他都去,陈列的东西清清楚楚。”其实,刚来故宫时,杨伯达面对成千上万的文物珍宝也曾迷茫,甚至萌生过逃离的念头。
老院长吴仲超交给杨伯达的第一个任务是整理清代玉器库房,他和另外两人需要在三万多件玉器的库藏中一件件看、整理。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只会做展览,对文物并不熟悉,压力很大,但为了信守承诺,他决心做个“半专家”。29岁的杨伯达过上了一种规律的苦行生活,白天工作,晚上看书学习到九十点钟,警卫每每敲着梆子赶他走。通过向同事请教和苦读文献,一万件玉器看下来后,杨伯达对玉器有了深入的认识。
过去,对玉器的鉴定没有标准器,只能靠老先生们的经验。杨伯达创出了一套依据美术史、出土文物与历史文献三者相结合的古玉鉴定方法。除了玉文化研究,杨伯达在清代院画、金银器、玻璃器、鼻烟壶、雕刻等方面也有诸多著述,以资料翔实、考证严谨、立论科学著称于学界。
1992年,杨伯达推动成立了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在他眼中,玉不仅仅是器物,也诠释了中国的语言、文化和历史。1999年5月,杨伯达首次提出玉学的概念。此外,他的“巫玉-王玉-民玉”发展阶段论、“玉文化板块论”、“玉石之路”等新论点为古玉研究开创了崭新途径,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杨伯达曾感叹:“一块璞玉之所以最终能够成为瑾瑜,是靠长年的流水不断地冲刷打磨,又经岁月的千锤百炼始得其美。人生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