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这个村里有一根1460年历史的石柱

河青新闻网讯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保定市定兴县石柱村的故事。
石柱村位于定兴县北部,是属于高里乡的一个大村子。村子里有4300多口人,位于定兴、涞水和易县三个县的交界地。村子取名为“石柱”,顾名思义,是因为村子里有一座高大、历史悠久的石柱,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义慈惠石柱。
义慈惠石柱建于公元562年,也就是北齐大宁二年。话说北魏晚期,因为阶级矛盾激化和民族矛盾导致了著名的北方六镇起义。起义军的领袖是杜洛周、葛荣等人。他们率领数万兵马转战今天河北保定、石家庄、沧州等地域的许多州县,造成了巨大的人口和经济损失。
北魏出动了大股兵力并在北魏孝明帝的亲自指挥下最终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平息了这次起义。这次战事让北方生灵涂炭也让北魏的元气大伤。
虽说是起义军,而且葛荣也自立为天子并称国号为齐,但是这个将领似乎没有什么政治头脑只是一味的嗜血杀戮。当年攻破沧州城,城内居民有十之七八被害。近代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对葛荣的评价很低,说:“他们是变兵,是寻求生存的流亡者,是根本不知生产为何事的破坏者”。
葛荣建立了政权,但是对被占领区域没有进行有效的统治,加上他对地方军民大批杀戮,自然不会得到百姓的支持。最后这股近似于流寇的武装在三年后被剿灭,葛荣自己也被尔朱荣抓获后押往洛阳处死。
当年葛荣、杜洛周等人曾在今天定兴一带作战,百姓死伤很大。事后有义民收拾战争中死亡的起义军和百姓的尸骸并聚在一起埋葬还刻木柱为标记,这就是义慈惠石柱的前身。后来,木柱改为了石柱,而且这个石柱上刻有3400多字的长篇《标义乡义慈惠石柱颂》文章,从头到尾非常详细地记叙了起义,葬骨和立柱的经过。
其实这个石柱看似是为了收葬死难者尸骸而立的,但是这也是统治者变相加强自己统治、震慑人民的一个工具,统治者借此告诉大家,要是造反,那这就是下场。历经1000多年,义慈惠石柱被保存了下来。近年来,定兴县还专门建设了亭子保护石柱。
这根非常有历史意义的石柱在新中国建立后被列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毫无疑问,石柱对于研究公元6世纪时的农民起义、军事行动以及古代建筑和书法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今日头条搜索“青史观”查看更多内容。
文并编/河青新闻网编辑郭会哲|频道主编李若星|频道监制李默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