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前的禁片,老外拍清宫戏,美国人演慈禧,巨资重建紫禁城!

清宫戏,一直是国内影视圈经久不衰的题材。
 
既有《康熙王朝》这样的严肃历史剧,也有《还珠格格》之流的戏说剧,近些年更加有《甄嬛传》和《延禧攻略》为代表的宫斗剧,清宫戏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变得五花八门。
 
图片
清宫戏火了这么多年,相信大家多多多少少看过;即使没看过的朋友,估计也都知道大部分清宫剧的历史背景,毕竟这段历史是被从小印在教科书里的。 
但是,完全由外国班底拍摄的清宫历史戏,估计应该没有多少观众看过。 
时间倒回1963年,有一位美国导演斥资1700万拍摄了部长达160分钟的清宫历史片。由于当时的年代所限,剧组不能来真正的故宫拍摄取景,于是片方硬是在西班牙的沙漠中搭建了一座紫禁城出来作为电影的拍摄场景。 
图片
剧组前后在当地招募了超过4000名华人参与演出,据说电影拍摄时西班牙全国的中餐馆都被迫关闭,因为员工都被招募去拍电影了,然而电影的主要角色,从慈禧太后到各路清朝官员却都是由外国演员出演。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部完全由外国演员主演的清宫戏,也因此,尽管电影中的演员都身着清朝古装,却全程都是英文对白,只是偶尔穿插几句中文对白,如果是国内观众看了,只会觉得非常违和。 
图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片所聚焦的是清末八国联军侵华的那段耻辱历史,而电影作为一部美国人主导的电影,影片自然少不了对侵略罪行的美化,这也让此片在很长一段时间被禁。 
对于这样一部槽点满满的奇葩电影,我们不妨用批判的眼光再来审视。
本期「邪典电影大赏」,就来回顾一下这部58年前的外国清宫戏—— 
《北京55日》
55 Days at Peking 
图片
导演尼古拉斯·雷是五十年代的美国著名导演,曾经入围过戛纳金棕榈大奖,在拍摄这部史诗巨制的过程中,因心脏病发而退出影坛。 
这部电影是尼古拉斯·雷筹备多年的野心巨制,主演更是集结了当时不少的影坛巨星,男主角查尔顿·赫斯顿曾经出演过史诗片《宾虚》,女主角艾娃·加德纳主演过《乞力马扎罗的雪》这样的经典名片。 
图片
电影全长164分钟,由于当时的拍摄环境限制,剧组并不能真的来中国取景,只能在西班牙的荒漠中建造了一座面积达24万平方米的紫禁城复刻实景,并从西班牙全国招募了华人演员,来参与电影演出。 
图片
尽管电影上映后票房高达千万美金,但因投资过高,再加上电影题材敏感,很多地区不能上映,最终令投资方入不敷出,此外,这部集结了奥斯卡班底的史诗大作,在当年仅仅收获了奥斯卡最佳配乐和原创歌曲两项提名,远未达到影片的拍摄预期。 
故事方面,电影将剧本对准了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义和团运动,这段对于国人无比熟悉的惨痛历史,经过西方编剧的演绎,变成了一场美化历史、颠倒黑白的魔改历史片。 
图片
时间设定在1900年的北京城,此时的清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懦弱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署了各项不平等条约,更加造成了内外交困、民不聊生,古老的帝国处在一片风雨飘摇之中。 
图片
电影一开始就通过一组群像,展示了紫禁城内外的群像。
 一面是萧条冷清的当地普通民宅,一面是豪华气派的各国使馆区,每天清晨,外国使馆内都会奏乐升国旗,当地的老百姓对于列强们的意图心知肚明,所有的外国使馆驻扎在这里,都是为了瓜分和攫取利益。 
图片
和使馆区只有一墙之隔的就是紫禁城,里面住着满清王朝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 
在慈禧手下,有两位权力最大的臣子,一位是皇亲国戚出身的端亲王,一位是慈禧宠臣荣禄,两人一直是朝堂上的竞争对手,对于当下的局势有着不同的看法。 
图片
端亲王是主战派,认为不应该纵容西方列强,主张开战;而荣禄态度则截然相反,他认为清政府无力与西洋人开战,因此提出和谈,是朝廷内的主和派。 
图片
与此同时,民间掀起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开始抗击洋人列强。 
端亲王有意暗中扶持义和团来抵御洋人,便向慈禧建议,可以借助义和团之手来将列强赶出中国,荣禄对此强烈反对,但最终慈禧还是答应下来。 
图片
在慈禧看来,端亲王此举正合她意,而且即便义和团真的被洋人打败,到时候洋人问罪起来,就让端亲王出来背锅,刚好消灭了一个政敌。 
于是,在清廷的默许下,义和团在城内追杀外国传教士和外侨。 
图片
故事的男主角刘易斯是一名美国军官,他带领一支洋枪队来到使馆区,奉命保护这里的公使和贵族,刚进城,刘易斯就目睹了义和团拳民虐杀了一名传教士。 
图片
刘易斯深感此时紫禁城内已经危机四伏,于是他劝说作为各国使馆领导人的英国公使亚瑟,最好暂时离开这里,暂时避过风头,然而英国公使却信心满满,他认为清政府不敢公然宣战。 
图片
晚上,大使馆内举行宴会,端亲王也来参加晚宴,然而宴会中途,端亲王却故意找刘易斯的麻烦,让手下的义和团拳民站出来,主动提出与刘易斯较量。 
图片
拳民亮出了“神打”功夫,并递给刘易斯一把刀称让他随便砍,自己可以刀枪不入。 
刘易斯却用强大的威慑力,直接戳穿了拳民们的假功夫,让端亲王很没面子。 
图片
宴会过后,刘易斯的英武帅气也吸引了俄国贵族夫人娜塔莎,两人悄悄谈起了恋爱。 
图片
这天上午,刘易斯站在窗户旁,恰好目睹了大街上的一桩杀人案: 
一伙拳民当街杀害了德国公使,而端亲王恰好在附近,却并没有阻止。 
图片
刘易斯将此事告诉给了英国公使亚瑟,亚瑟代表各国使团出面,向慈禧太后施压,
然而慈禧却认为,洋人肯定是怕了义和团,于是便直接回怼了亚瑟: 
你们把中国当成一头奄奄一息的奶牛,列强从他身上榨干了乳汁还不够,如今又想割它的肉了! 
这场谈判最后,慈禧给出了一句最后答复,让外国使团在一天内撤出帝都。 
图片
英国公使回去后,联络各国使馆一起投票决议是否撤离,然而英国公使亚瑟依旧不愿意撤离,此时的英国还是列强的领头羊,其他各国见英方不撤,便也决定继续驻扎在紫禁城。 
图片
公使亚瑟一面联络驻扎在天津港口的舰队,一面说和其他各国的使馆卫队联合起来,组成了一只400人的卫队,同时利用手头的一切资源,在使馆区设置好了防线,以应对当前的紧张局面。 
图片
然而危机却逐渐失控,在端亲王的错误指使下,冲突越闹越大。 
端亲王见洋人还不撤离,就派义和团包围袭击了外国使馆区,面对洋人的洋枪,义和团拳民却凭借着血肉之躯一波接一波的冲上去,最终倒在了血泊中。 
图片
图片
虽然刘易斯带领的洋人士兵队暂时抵挡住了义和团拳民的攻击,但自身也被困在城内的使馆区,很快就面临弹尽粮绝的处境。 
图片
在这种局面下,刘易斯与英国公使亚瑟结盟,一面积极抵抗义和团拳民的交战,一面等待英国方面的援军到来。 
然而明明战事焦灼,但端亲王却向慈禧进言称,外国列强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现在出兵去阻击从天津过来的英国援军,就能彻底挫败洋人的气焰。 
图片
于是慈禧命令荣禄,带领大队清军,向英国援军发动攻击,洋人伤亡惨重,最终被迫撤回海上。
如此一来,就导致被困在紫禁城的各国使团彻底陷入绝境。 
这时,端亲王送来慈禧的劝降书,威胁让外国使团投降。 
图片
但是英国公使和刘易斯却不愿意投降,他们想到了一个绝地反击的办法: 
组织一只敢死队,打扮成义和团拳民的样子,借助下水道溜进紫禁城内。 
图片
趁着端亲王给慈禧太后举办宴会的时候,让刘易斯带领敢死队入城,找到清军的军火库,然后引爆了所有的弹药。 
最终,一声爆炸响彻宫廷,让原本底气十足的慈禧和朝臣们惊慌失措。 
图片
慈禧于是找端亲王问责,质问他为何洋人还能如此嚣张,而端亲王又想甩锅给荣禄。
慈禧知道事情不妙,只得派荣禄去找英国大使亚瑟和谈。 
然而义和团却还是在对使馆区发动攻击,外国士兵此时已经弹尽粮绝,只能靠着自制的燃烧弹做最后的困兽之斗。 
图片
图片
转眼使馆区已经被围了五十多天,可就在这时,各国的援军却赶到了紫禁城内,
他们成立了八国联军,不仅打败了义和团,更堂而皇之地杀入紫禁城皇宫。 
图片
图片
眼见无力回天,慈禧太后只能乔装成农妇,悄悄混出了皇宫…… 
图片
电影的故事至此戛然而止。 
作为一部外国团队主导拍摄的清宫历史片,本片存在对很多史实的曲解和美化,美国导演站在侵略者的角度美化了百年前的那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不仅篡改历史,而且严重失实,侵略者变成受害者,又当又立实在荒谬至极。 
图片
此外,电影最大的问题在于影片虽然套着东方题材的外衣,但正如美国电影中常见的印第安殖民题材一样,从头到尾流露着白人之上的狭隘思想和对东方文化的刻板想象,只不过是西部农场主换成了使馆人员,印第安人换成了义和团,充斥着西方电影公司的傲慢与优越感。 
图片
影片拍摄于1963年,冷战的严酷时刻,此时制片厂拍摄一部描述清末背景的电影,与当时好莱坞电影圈的“黄祸”论不无关系,所以电影看起来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内核仍然是冷战思维下的产物,侵略者拍给后代看的洗白片。 
全片看完最大感受是,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图片
如果一定要说电影有什么优点,大概就是服装美术确实挺精美,虽然国内观众看了还是觉得会出戏,但能够在几十年前的外国电影,一窥紫禁城旧时代分风貌,或许就是这部电影如今的全部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