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好学校|麓山外国语五年蜕变:高二学生告诉你校园有哪些变化

“喂,您好。”
“张校长吗,我想问问今年外语特色生招生的情况,我想给孩子报名……”
5月9日-11日是2021年长沙城区小升初的外语特色生招生进行网上报名的时间。作为长沙六所招收外语特色生的学校之一,麓山外国语实验中学校长张辉前些天频繁地接到咨询电话。虽然这份“客服”的工作做起来比较辛苦,但张辉也甜在心头:“这是家长们对学校的信任,也是对学校集团化办学五年来最大的认可。”
2016年4月27日,原先的长沙市第二十八中学由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全面托管,正式更名为麓山外国语实验中学。当年5月11日,校长张辉,教学副校长张廷华从麓山国际正式入职麓山外国语。学校华丽蜕变的序幕由此开始。
图片
△2016年4月27日,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校长邓智刚和岳麓区教育局局长李鸿签署两校合作办学协议。
五年来,麓山国际共派出27位骨干老师来到麓外工作,麓山外国语的中层干部、教师团队由麓山国际与岳麓区教育局共同选聘、选派。
学校的全面发展与成长蜕变展现在校园的每一寸土地上,绽放在学生的每一张笑脸上,流动在每一个课堂之中,昂扬在老师们细致地教研、授课中,更体现在家长们“用脚投票”的真实选择中。
变化一:
学生:更阳光 更优秀
图片
△2016年5月11日,张辉校长、张廷华副校长入职麓山外国语大会现场。摄影 钟武伟
他既是学业成绩名列年级前茅的“学霸”,也是一名化学竞赛生,更同时担任着学校化学和历史两个社团的社长。
他是麓山外国语G1901班学生王劲琳。
说到麓山外国语的点滴变化,王劲琳自信健谈地分享说:“我在这里读了五年书,算是比较有发言权。”王劲琳回忆,2016年他从岳麓区的小学毕业,“不得已”来到了麓山外国语读初中。那一年是麓山外国语更名的第一年,他的父母很不乐意,认为“老二十八中的学校好不到哪里去”。
当年8月参加新初一分班考试时,麓山外国语正在校园翻修基建,王劲琳和同学们踩着满是泥巴水和钢筋的上坡路通往考场,本就失意的心情更加低落了。
正式上学后,王劲琳说:“那时候食堂也在翻修,每次排队打饭都很拥挤,感觉学校也特别小。”还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体育课做引体向上所用的杠子,手抓上去不仅嘎吱作响,而且上面的漆都掉了,一次训练下来手上便全是锈渣。
图片
△2018年麓山国际本部派驻麓山外国语任教教师合影。
在看起来一片灰暗的日子里,王劲琳的内心被照进了一缕阳光。这缕阳光来自于他当时的班主任甄刚。甄刚来自于麓山国际,他每天早上都在教室里高唱红歌,笑着迎接学生的到来。这让王劲琳觉得:“老师都这么乐观,我们为什么要哀叹命运?”
在接下来的求学时光里,王劲琳勤于思考、刻苦学习,还报名了学校的小语种俄语学习,并曾在外语文化节上用俄语演唱整首《喀秋莎》赢得一等奖,在收获掌声与赞美的同时,他对学习这件事更有动力了。
中考时,王劲琳选择了直升本校高中这条路。等到新高一开学时,他发现学校简直焕然一新,操场更新更敞亮了,还划出了排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场地。
王劲琳不知道的是,合作办学后,学校争取到9200万元来改造校园,从2016年开始,在市区政府的支持下,麓山外国语至今已陆续投入4500万元对学校进行了全面的提质改造,从校门口开始,对车库、教学楼外墙、食堂、厕所和教室的一体机都进行了置换或翻修,并新建了新综合楼,让学校外貌发生了质的改变。
相对于更明亮、更整洁、更大气的校园,更让王劲琳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是:“每位老师都很厉害,感觉学校集中了优秀力量来教我们。”有意学医从医的王劲琳还从高一开始接触化学竞赛。得知学生有梦想,校长张辉还为他介绍了湖南师大化学系的一位教授认识。
图片
△2020年第四届外语节英语嘉年华上,读高二的王劲琳用他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学弟学妹答疑解惑。
现在已读高二的王劲琳表示,五年来他还有一个主观感受,那就是“学校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整体风气有很大变化与提升,想学习、爱学习的人越来越多,有天赋、素质全面的人也越来越多”。
同样对此感同身受的,还有麓山外国语高二学子邹洋,他从小喜欢折纸,牵头成立了学校的纸艺社团。在2020年10月麓山外国语举办的首届校园文创产品创意及设计征集大赛中,邹洋用9张白纸将学校校门设计制作成纸雕灯,惊艳了全校师生。
麓山外国语初三学子谢卓吾英语能力出众,曾获五项全能英语竞赛省级第一名、“我和我的家乡”长沙市英语风采展示公益活动初中组第一名等佳绩,也是学校外语文化节上的英语主持人。
此外,曾与马克西姆合奏《野蜂飞舞》的“钢琴神童”罗小特,现就读于麓山外国语C1906班。
在麓山外国语,同学们普遍都感受到了学校的点滴变化,正在用新的热情与信心来迎接学习、发现自我。正如王劲琳所说:“麓山外国语很适合我,给我们学生搭建了充分的平台,鼓励我们追逐梦想,发现自己的潜能。”
变化二
教师:更自信 更主动
图片
图片
△麓山外国语校园环境有了大变化。
在湖南数学界,很多老师、专家和家长都知道一位网名叫“山柳”的老师,他经常分享一些初中数学重难点知识和典型题目的讲解与分析,深受大家欢迎。
这位“山柳”老师,是麓山外国语教研处主任王小武。他2011年来到当时的二十八中任教初中数学,也做过班主任和初中数学教研组组长。2016年,学校更名为麓山外国语后,年轻、有想法、热爱教研的王小武通过公开竞聘,成为了教研处主任,站上了学校搭建的更高的平台,拥有了更多展示机会。
王小武表示,从二十八中到麓山外国语,五年来麓山国际共派出27位骨干老师来到麓外工作,与此同时,学校的教研活动更有体系、更加规范,现在每周三、周四下午固定为老师的教研活动时间。再加上师徒结对,定期举行的教师基本功大赛、片段教学大赛,以及集团内的公开课、汇报课展示等,让全校老师都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促进了教师的个人成长与发展。
“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肯定是随着学校发展‘水涨船高’的”,王小武老师表示。2017年,在校长张辉的建议下,他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尝试通过新媒体渠道分享他对于数学教学和学习的思考总结,在长沙名校任教的数学老师都会直接把他的微信公众号推荐给家长。现在,麓山外国语几乎所有学科教研组、很多老师个人都开设了与学科相关的公众号,王小武认为:“这是老师们教学积累的展示,也是一种辐射和引领,对老师更是一种激励与促进。”
同样见证与感受到学校发展变化的,还有麓山外国语初三年级英语老师颜婧。她从教14年,对学校外国语特色的建设与打造感触很深,经过不断打磨,她自己越来越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与喜爱。
在整体教学氛围不断向好的推动下,近年来,麓山外国语还涌现出一批“网红”老师:美术老师翁丹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时,已回农村老家没有画笔和画纸的她就在卫生卷纸上作画,记录下中国抗疫的伟大壮举和感人至深的画面;前往邵阳乡村小学支教的周文萍老师在支教结束时,为班里50个学生每人画了一张画像;物理老师袁世欣将知识点编成歌曲,在课堂上用吉他弹唱的方式教给学生,作为担任班主任他还兑现与学生的约定,为学生开办了一次超燃的班级音乐会。
图片
△麓山外国语英语老师颜婧与学生。
教育是大爱的事业,麓山外国语这支越来越充满活力与自信的师资队伍,正在新时代的教育篇章中熠熠生辉。
图片
△麓山外国语C1808班班主任袁世欣为学生开班级专场演出会。
回首麓山外国语的五年风雨前行,正如王小武感慨所言:“学校越来越好,学生也越来越好,来自同行教师、专家、家长和学生的认同越来越多……现在全国性的中学教研活动都经常发邀请函给我们,我们也会前往益阳、衡阳等偏远乡村学校送教,作为教育人,我们感受到被需要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也因此,我们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更高、效率更高,我们要在教学和教研上更专注、更精深,不能拖学校发展的后腿。”
(未完待续……)
潇湘晨报记者 李楠 骆一歌 通讯员 王李军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