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死后,朱元璋考虑过立朱棣为太子吗?

大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今南京故宫),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几天后,朱允炆于灵柩前即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
民间野史传闻,当年朱元璋召刘伯温进宫给他算命,算算大明江山能延续多久,自己能在位多长时间。刘伯温告诉朱元璋:“陛下能在位三十五年,不过其中有四年被人偷走了。”朱元璋听完哈哈大笑,觉得凭自己的威望什么人能从他手下将江山偷走四年。时间来到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这一年燕王朱棣攻克应天府(今南京),登基为帝,并且为了向天下宣示朱允炆的皇位得来不正,宣布将朱允炆在位四年的年号全部改为洪武,改建文四年也就变成了洪武三十五年,也不知是刘伯温预言精准,还是民间段子手深谙内涵。
说起明惠宗朱允炆,那可是历来为世人感慨最可惜的明朝皇帝之一(常年上榜的还有景泰皇帝、崇祯皇帝)。
他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仅仅四年,其中绝大部分时间在与他的四叔后来的永乐大帝朱棣交战。朱允炆时代在整个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宛如白驹过隙一般,昙花一现。因为在位时间短,很多政策来不及施行,因而他对整个明朝发展的影响微乎其微。然而也就是这样一位皇帝,存在感极为强烈,明朝最初的几十年一直有建文帝出没的消息,直到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还为其上谥号“恭闵惠皇帝”,可以说朱允炆也是明朝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
朱允炆一生的悲剧有人说源于其父朱标的早逝,如果朱标能够活到登基,再将皇位传给朱允炆,情况将大为改观。但与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如果朱标没死,那么朱允炆或许都不一定能当上皇帝。
一、大明不可动摇的储君动摇了
懿文太子朱标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他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已经28岁了,在那个年代来说已经算得上是老来得子了。所以朱元璋对这个儿子特别关爱。朱元璋重视朱标还有一个原因,当时的朱元璋已经算是一方小霸了,朱元璋农民出身,既然有了产业自然要传给儿子,所以打朱标降生起就被当作接班人来培养。朱元璋当大帅的时候,朱标是少帅;朱元璋被封为吴王的时候,朱标是吴王世子;朱元璋当了皇帝,朱标就成为名正言顺的皇太子了。
图片
影视版朱标
建立大明后,朱元璋对朱标的培养更是用心。朱元璋自幼穷苦出身,没什么文化,但老朱深知再穷不能穷教育,尤其一个王朝的继承人必须有文化修养,因而朱元璋为朱标配置了明朝最强大的师资力量,当世的大儒宋濂等人均做过朱标的老师,后来宋濂还因为这个捡了一命。
有这么多的名师一对一辅导,文化上看来不用担心了。然而一个太子要想坐稳位置就得有自己的班底,纵观历代王朝开国时期的权力交接绝对是最凶险的时刻,这是从开国的武功皇帝向守成的文治皇帝的过渡阶段,稍有不慎必将给王朝带来巨大风险。朱标能不能镇住场子很重要,所以朱元璋决定帮他一把。
在中国古代皇太子有自己的一套班子,俗称东宫,说白了就是个小朝廷,比如朝廷有少师、少保、少傅俗称“三孤”,太子的东宫也有这批官员,不过都要在前面加“太子”二字,以显示其是太子的官署。朝廷官员与东宫官员这本应是两套人马,然而在朱元璋的关怀下,朱标的东宫僚属直接由大明的开国元老功臣兼任,不再另设。例如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以及我们熟悉的刘伯温、冯胜等等都既是朝廷官吏,又在太子东宫兼职。朱元璋这么做倒不是怕朱标搞小集团造反,故意安插自己的人监视太子。
之所以搞这么一套,其目的就是想让朱标事先熟悉了解这些元老功臣的秉性,培养相互之间的默契,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权力更迭后,朝堂上往往大批先帝旧臣会遭到清洗,这虽然有助于新皇帝树立威信,但也会导致一段时间的朝政空转。朱元璋这么做是想要将这些元老功臣作为朱标的亲信,等朱标继位后便可以直接任用这帮人了,省去了麻烦,而且元老功臣兼任东宫官署还可以培养朱标的执政能力,一举多得。
朱标是太子,总有一天是要自己独立处理政务的,为了防止朱标到时候手忙脚乱,也为了让他可以做出成绩镇住场子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朱元璋便开始让朱标以皇太子的身份监国理政,提前接触国家大事,这一年朱标23岁,已经做了十年太子了。
从以上种种便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朱标的重视,这既是父亲对儿子的爱,更是皇帝对储君的绝对信任,纵观整个大明朝,再也找不出第二对这么和谐的皇帝与储君。
图片
朱元璋荆棘训朱标
而朱标也没辜负朱元璋的期望,虽然朱标为人随和,但是其治国理政的能力还是得到了朱元璋的肯定,朱元璋也知道可以马上得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可以说,于公于私朱标都是一个完美的继承人,只要他活着其储君地位就不可能受到动摇,而大明朝权力的交接也将在平稳的环境下进行。
二、国有长君,社稷之福?
然而历史就喜欢开玩笑,大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丙子日(公历5月17日),皇太子朱标薨逝,这件事情彻底改变了明初乃至整个明朝的历史走向。
朱标死的时候年仅38岁,此时朱元璋已经65岁了,属于那个时代的高龄老人,老年丧子无疑对朱元璋造成巨大打击,然而比起这,储君之位的悬空更是对朱元璋的一大挑战。在朱元璋之前历朝历代也曾多次出现过储君先一步去世的情况,一般来说这之后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立太子的弟弟,要么选太子的儿子,当然各有利弊。
图片
胡军版老年朱元璋
为了体现民主性,在朱标去世仅三天后,朱元璋便召开大明第一届储君(递补)选拔大会。据《明太祖实录》记载该次大会由主持人兼裁判的朱元璋首先发言,朱元璋致开幕词:阐述了本次大会的中心主题——立储。并且提出了立储的选拔标准——“国有长君是社稷之福”。
就是打算立自己的儿子,毕竟朱元璋孙子辈中最大的还不到20岁。在这一标准之上朱元璋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第四个儿子(朱棣)聪明、仁厚、英武都很像自己,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然而这时唱反调的出来了,翰林学士刘三吾站出来对朱元璋说道:“国有长君是社稷之福,皇上说得很有道理,但是皇上这么做把秦王和晋王置于何地呢?”秦王和晋王是朱元璋的二儿子和三儿子,根据明朝官方记载他们和朱棣一样也是马皇后所生,就是所说的嫡出,因而如果要立朱元璋的儿子的话,这哥俩在继承顺位上要优于朱棣。
刘三吾的这番言论使得朱元璋立朱棣为继承人的前提条件不攻自破,既然长君是社稷之福,那么秦王和晋王不是更有福吗,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无奈之下只得作罢。但朱元璋这样一位雷厉风行的皇帝竟然因为一个小小的翰林学士反对就作罢了,好不科学。
实际上《明太祖实录》上的这段记载是有疑问的,毕竟朱棣在篡位后曾经几次修改《明太祖实录》,所以一般认为这段记载是朱棣登基后为了打造自己人设,给自己脸上贴金。
图片
《明太祖实录》——一本经过三次修改的实录
不过如果回到当时的情景,会发现当时的朱元璋正处于一个两难的地步,因为摆在朱元璋面前的有两大难题。其一是分封在各地的藩王和嗣皇帝的关系,朱元璋十分担心自己死后,继位者管不住这些坐镇一方的藩王。另一方面,朱元璋又担心嗣君可能会不顾骨肉亲情,为了皇位对这些叔叔痛下杀手,这也是朱元璋所不能接受的。
朱元璋穷苦出身,因而格外重视亲情,所以即使那么多的儿子不成材,他也依然不忍对他们苛责,他朱元璋刀头舔血好不容易挣下这么一大份家业,他给子孙什么都安排好了,就希望朱家子孙能和平共处,健康快乐地繁衍下去,他在世时能够很好处理这些矛盾纠纷,他更希望在他死以后嗣君也能够将这一份亲情延续下去。
如果选择朱标年幼的儿子,那么等朱元璋驾崩,年轻的侄儿如何镇住这些有虎狼之心的叔叔们,一旦镇不住这些王爷,更容易发生皇室内乱。相反,如果另立长君,以兄制弟则会大大降低这种可能性,因此不能说朱标死后朱元璋没有考虑过立长君的问题。
除了嗣皇帝和藩王的关系让朱元璋放不下心外,朱元璋更放心不下武将们。相较于嗣皇帝和藩王可能在自己死后才兵戎相见,朱元璋更担心继位者根本镇不住这些和他一起打过天下的悍将。
对了这里要再提一个人,就是蓝玉。蓝玉可以说是朱元璋在位后期诸将中的第一人了。而蓝玉这个人他的出身也不一般,他是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又是太子朱标的岳父,所以作为太子妃的舅父,蓝玉是铁杆外戚,因而朱标在世时其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是坚定的太子党。抛开这层亲戚关系,蓝玉本人与朱标的关系也极好。
图片
蓝玉塑像
好到什么程度呢,蓝玉在朱标面前可以毫不忌讳地说朱棣有不臣之心,必须提防。要知道蓝玉这已经参与到了皇室的内部事务上了,人家朱标与朱棣是亲兄弟,你一个太子妃舅父这关系远了点吧,一不小心就可能背上一个离间皇室关系的罪名被杀。
但是蓝玉对此毫不在乎,由此便可看出蓝玉对于朱标是极其信任的,因而才会说出这种禁忌的话,并且朱标也并没有惩罚蓝玉,可见朱标对自己有信心,能压住蓝玉这等悍将。如果朱标不死,还顺利登基了,那蓝玉一定会是朱标倚重的左膀右臂,但是朱标死了,风向大变。
据《太祖实录》记载,在朱标去世三年后的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们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朱元璋表示自己分封在各地的儿子都是些不成器的家伙,资质平庸,见识短浅,只知道吃喝玩乐,除了好事什么都干,对于国家防务等军事问题一概不知,完全不能承担起朱元璋对他们的初心,从这段话中,便可看出朱元璋对自己死后政治局势演变的浓浓担忧之情。
总之,出于对宗室关系和驾驭武将的考虑,朱元璋可能有过另立长君的打算,但不一定是燕王朱棣,当时比朱棣年长的秦王和晋王也都在,非要立长君的话立他们两个更合理。
朱棣不比朱标,无论是立嫡还是立长,他都不占据优势,朱元璋自己编的《皇明祖训》还在那摆着呢,不能啪啪打自己脸啊,非要强行跳过两位哥哥去立弟弟,到时候要是掀起什么风波,年迈的朱元璋能不能承受还是一个未知数。退一万步说,朱元璋铁了心了就非得立朱棣,行不行!也可以,但必须等秦王和晋王都去世后才有可能,熬死了老大,老二上;老二死了,老三上;等老三一死,不就可以名正言顺到老四了嘛。
但是秦王和晋王都啥时候去世的呢,秦王朱樉去得比较早,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就没了,不过老三晋王朱棡就比较坚挺,直到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三月才恋恋不舍离开人间,四个月后的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朱元璋也驾崩了。
也就是说晋王朱棡去世到朱元璋驾崩这四个月里燕王朱棣确实是朱元璋活着的年纪最大的儿子,说他是长君无可厚非。但是朱元璋作为大明开国之君,他会为了立朱棣为继承人而冒险悬空储位,然后天天注意养生和自己的两个儿子赛跑,最后成功熬死秦王和晋王,扶持燕王上位?
想象一下,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为了确保自己的四儿子上位,和自己两个三十多岁正当年的儿子比谁活得长,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精神,这绝对是缺心眼才干的。
三、捡漏的朱允炆
朱元璋或曾考虑过另立长君,但是大臣们的反对以及以往的历史教训,再加上朱元璋对朱标的偏爱,使得朱元璋最终放弃了另立长君的想法,仍从朱标这一支系中挑选继承人。这是不是意味着朱允炆就能躺赢呢?并不是,相反朱允炆最大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既然又回到了选孙子的议题上,那么接下来就来看看朱标的子嗣。朱标的妃嫔不多,史书可查的只有两位,看来朱标这个人不太好色。一位是元妃常氏,开平王常遇春长女;另一位是继妃吕氏,太常寺卿吕本之女。
朱标的子嗣有六位(还是不少的),分别是虞怀王朱雄英,常氏生,早夭;建文帝朱允炆(洪武十年生),吕氏生;吴悼王朱允熥(洪武十一年生),常氏生;衡闵王朱允熞(洪武十八年生),吕氏生;徐简王朱允熙(洪武二十四年生),吕氏生;第六子,吕氏生,早夭,未命名。
在朱元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时,朱标儿子中最有希望的就是朱允炆和朱允熥这两位了,这二人年龄相仿,在当时都已经十几岁了,勉强算作“长君”,其他都太小了不予考虑。
但这时候又有一道难题摆在了朱元璋面前,那就是朱允熥绝对不能立,只能选择朱允炆。其实从名份上来说,按朱元璋自己定的《皇明祖训》来选择的话无疑朱允熥是最合适的,其生母太子妃常氏是朱标的原配,从宗法上来讲朱允熥属于嫡次子,由其继位完全名正言顺,并且常氏早在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就去世了,朱元璋也不用担心自己死后发生什么后宫干政的事情。
但是朱允熥有一大劣势,那就是背后存在的母家势力,其母是常遇春的女儿、蓝玉的外甥女,常、蓝两家属于开国功臣家族,本来就已经势力颇大,如果由朱允熥继位,到时候会不会形成外戚干政的局面,再想到历史上那么多外戚干政夺取皇权的例子,朱元璋绝对不能容忍的,因而朱允熥出局。
图片
常遇春画像
这样一来就剩朱允炆了,但如果要选择朱允炆的话,在名份上又有点说不通。因为朱允炆出生的时候,其母亲吕氏只是一个侧室,这也就使得朱允炆的地位在宗法上来看属于庶子,尽管后来吕氏被扶正了(朱元璋干预的结果),但其实在宗法制的规定下,根本没有什么侧室扶正一说,继室可以有,但得重新续娶,并且继室所生之子是要低于原配所生的。退一步讲,不那么严格,就让吕氏扶正了,但其扶正后生的孩子才属于嫡子,而朱允炆的身份仍是庶子。
不过朱元璋考虑到立朱允炆为继承人后,就不用担心外戚势力做大。基于这种想法,再加上朱允炆在太子朱标患病后尽心侍奉,在朱标去世后更是因过度哀伤而消瘦,皇爷爷看了好感动,亲自出面安慰他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
最终,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朱元璋带头违反了自己《皇明祖训》“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誓言,在朱标去世的同年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就这样幸运地成为大明的新一任储君。而那个倒霉的朱允熥在朱允炆登基后被封为“吴王”,吴王曾经是朱元璋称帝之前的封号,按理说不应当再授予他人了,但可能是对朱允熥的一种补偿吧,朱允熥成为了明朝唯一的一位吴王。
四、只能做到这儿了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允炆终于成为了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晚年悉心培训的皇帝,为了能让这位年幼的孙子挑起江山的重担,朱元璋在立其为皇太孙的第二年也就是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掀起了明初四大案中的最后一件大案——“蓝玉案”,一连诛杀了十三位开国功臣武将。
分别是:凉国公蓝玉、开国公常升、会宁侯张温、鹤庆侯张翼、普定侯陈桓、景川侯曹震、舳舻侯朱寿、怀远侯曹兴、全宁侯孙恪、沈阳侯察罕、西凉侯濮兴、宜宁侯曹泰、支平侯韩勋、徽先伯桑敬、东莞伯何荣。朱标还在世时,这一批人都可以算作其手下的军功集团,但是朱标能够控制住这些军功集团,不代表朱允炆能控制住这些军功集团,更不用说蓝玉这位悍将了。所以为了老朱家的天下,这些人必须死。
做完这件事情后,朱元璋对于功臣武将的问题已经不再担心。然而朱元璋这位戎马一生的皇帝其实心里知道他宝贝大孙子担心的“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当年诛杀蓝玉时,朱元璋还下令蜀王从成都赶到南京观刑,为什么是蜀王,因为他是蓝玉的女婿,朱元璋特地让蜀王前来观刑,其中的深意想必蜀王和其他没来观刑的诸王也都懂得。后来朱元璋又分别赐死周王的岳父——开国名将冯胜,被朱元璋称为“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的晋王的亲家傅友德。同时,朱元璋又将藩王的俸禄和职权进行大规模的压缩削减,并且还规定未经皇帝允许诸王不许进京,就算皇帝允许诸王也只能一个个的进京,不可同时进京,严禁诸王之间交通往来。
然而朱元璋也只能做到这儿了,手心手背都是肉。虽然为了大明江山稳固,不得不委屈一下儿子们。但真要痛下杀手,慈父朱元璋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至于以后怎么办,“允炆,皇爷爷只能帮你到这儿了,以后的路只能靠你自己走了”。
更多明朝历史故事可见于时拾史事的《一看就停不下来的明朝史》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时拾史事】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