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疫情中,她的出色业务表现、沉着应对、温情刷了好几波热搜
整理| 姚远
此前她的职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正司局长级),仅次于局长。
而在去年3月10日和11日,焦雅辉首次以“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的身份接受央视新闻频道有关方舱医院的报道,此前她的职位为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
也就是说,1年多时间内焦雅辉连升两级,出任医政医管局局长。如此快的升迁速度必然匹配着突出的能力和才干,尤其在此次疫情中,焦雅辉的出色业务表现、沉着应对、温情刷了好几波热搜。
最多一天跑3家重症医院、3家方舱医院,
回到宾馆已是深夜
2月4日,焦雅辉因前方工作需要星夜赶赴武汉参加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工作,此前不久,她刚参加完国务院新闻办首次举行的“战疫”发布会。
由于武汉情况危急,很多硬件措施设备建设都跟不上,挑战很大:
被指定为重症定点收治医院的都是普通的综合性医院,现在要全部改成重症病房困难重重;
从氧气供应压力不足到院感通道改建任务紧迫;
从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紧缺到必备的医疗器械严重不足……
“眼看着开一家定点医院,床位立刻就满了,开一家方舱医院又满了,大量病人无法入院治疗。”在接受《辽沈晚报》采访时她说,那段时间她和同事穿梭在武汉各家医院,想方设法扩大床位供给,提高收治能力,“每天走路太多了腿软,看到病人住不了院也着急腿软。” 最多的一天她跑了3家重症医院、3家方舱医院,回到宾馆已是深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她对前来驰援的专家提出要求:“我们是来支援的,不能只会提出问题,要想出切实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那才是水平。”
与专家组探讨、亲赴各个重症定点收治医院指导解决问题,焦雅辉和她的团队通过不懈努力,最后定点医院由2月10日的35家12437张床位迅速增加到2月20日的48家20989张床位。不仅如此,她还加强医疗队伍力量配备,要求支援医疗队携带心电监护仪、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人工膜肺(ECMO)等医疗设备,通过后方支援前方,缓解设备阶段性短缺的矛盾。
“硬核局长”20多分钟采访全程脱稿,
列举大量数据
2020年2月17日,在《新闻1+1》节目中,白岩松连线采访焦雅辉,22分钟采访她全程脱稿,既讲解专业,又思路清晰。
她首先指出当天数据看武汉重症病例数其实不太乐观,紧接着各种数据脱口而出:
武汉8000多例重症病例在院治疗;
武汉在院治疗的病例数总数是27000多例;
重症病例发病到住院平均时长9.84天,说明这10天他是一个移动传染源;
一个医院10%的床位是ICU;
46家定点医院一共有床位18800多张,在院病患是18039名;
10家重症定点医院的床位是6900多张,在院病人6800多人;
9个方舱医院床位是7200多张,在院病人6800多人;
19个省对口武汉之外的地市;
40多支、5900多名医护人员在支援湖北武汉以外的城市。
随后,她还详细地罗列了武汉重症病例数高的几条原因。有数据、有分析,焦雅辉的出色表现引发了大量关注,被网友评价为“最硬核局长,用数据、事实、良知说话”。对比湖北初期一些官员的表现,也有网友表示:“这样的干部在抗疫一线让我们安心。”
疫情防控中,
我们不需要任何“英雄主义”的号召
焦雅辉的频频出圈,除了业务能力出色,温情接地气、不打官腔也是重要原因。
也是在2月17日的采访中,焦雅辉谈到3000多名医护人员感染病毒和他们的安全时,明确表示:“在这一次疫情防控中,我们不需要任何‘英雄主义’的号召,很多医务人员都是自觉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在我看来,防护的关键在于防护用品供应要保障充足到位,同时让医务人员有合理的工作负荷,可以进行轮替,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
务实的工作作风是为了确保驰援武汉的医护们不做无谓的牺牲,而两次落泪则表现出了这名官员身上柔情的另一面。
在驰援武汉时,不少医护小伙子剃光了头发、小姑娘把长头发剪短,谈及此处,接受采访的焦雅辉忽然情绪崩溃,她转过身去,擦拭眼泪。
视频来自@CGTN
作为调集援鄂医疗队的主要负责人,焦雅辉在武汉陆续迎来了4万余名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抗疫接近尾声,她也进行了送别。在登机送别天津医疗队时,焦雅辉拿起广播话筒,刚说一句“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就哽咽了,她再次致谢并祝福大家“平安健康,回去之后再见”。
图片来自:中国网
焦雅辉简介
据公开资料显示,焦雅辉出生于1973年1月,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共党员,1997年参加工作。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医疗行政管理硕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
2009年,焦雅辉任原卫生部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副处长,2010年任处长,2016年左右任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从事医政管理工作近20年,主要负责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分级诊疗模式、远程医疗、规范院前医疗急救行为、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急救管理等。
曾在“非典”、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汶川地震、王家岭矿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伊春空难、盈江地震、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H7N9禽流感、昆明火车站砍伤事件、4.20芦山地震、8.2昆山爆炸、8.3云南鲁甸地震、埃博拉出血热援非抗疫等突发公共事件或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快速组织伤员、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并多次奔赴一线。
来源: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THUIHM、人民网、辽沈晚报、新闻1+1、北京日报、央视新闻等
责编:徐李燕
校对:臧恒佳
制版:潘颖
点击左下角“原文阅读”,报名参加2021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医院运营实战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