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像方志|理塘:仓央嘉措情系天空之城 毛垭草原回荡马啸鹤鸣

CCTV-10
2020.10.30 23:1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 理塘篇
理塘篇 预告片
理塘县,平均海拔四千余米,有“天空之城”的美誉。
图片
仓央嘉措诗歌中的“里塘”说的就是如今的“理塘县”,理塘,也因仓央嘉措的诗歌而闻名于世。
图片
仓央嘉措笔下的仙鹤,就是被藏族同胞视为吉祥神鸟的黑颈鹤。
图片
唐卡壁画 ,描绘雪域秘境
长青春科尔寺,又名理塘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是一座集藏式建筑、唐卡绘画于一体的文化艺术宝库,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岁月更迭,一代代理塘人用质朴的双手,于咫尺间,以线条勾勒出民族的文化脉络,用色彩描绘着雪域秘境的绚丽。
图片
向阳古寺,留存高原儿女的家国记忆
理塘县甲洼乡的向阳寺,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寺内两口锈迹斑斑的铁锅,见证了一段中国工农红军与理塘人民的珍贵情谊。
图片
理塘,虽地处偏远,却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众多优秀儿女。
图片
1949年,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黄正清率部起义,接受和平改编。1955年,黄正清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图片
理塘藏戏,薪火相传
清晨,阳光翻过康南第一峰格聂山,唤醒了世代生活在这里,能歌善舞的理塘人。
图片
制作理塘藏戏蓝面具,要选用上好的牦牛皮,灵巧地裁切、小心地勾勒、均匀地涂抹。
图片
赛马奔腾,尽显康巴豪情
理塘赛马节源于古老的转山会,是当地一项传统的节日活动,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图片
头戴红缨、颈系铜铃、饰以缎花彩带。理塘牧民们对参赛骏马精心装扮,迎接着即将到来的重要时刻。
图片
康巴汉子们潇洒飘逸的身姿,是代代牧民骑术的积累,更是草原自由奔放精神的延续。
图片
生态高城,鹤舞纳海
理塘的牧民们,世代延续着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图片
理塘县的格聂镇,曾经是传统的牧区。如今,在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这里建起了生态旅游体验区。
图片
2016年理塘县政府创建了现代农业双创中心,并于次年,成为川菜直供港澳台地区的试点基地。
图片
随着一系列退牧还草政策的实施,毛垭大草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黑颈鹤作为青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数量越来越多。
图片
仓央嘉措,诗篇传唱天空之城
这是来自高原的古老诗歌,与当代艺术的一场激情碰撞。
图片
2019年6月30日,“第三届遇见仓央嘉措在理塘国际诗歌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拉开帷幕。
图片
随着诗歌节的举办,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到这里,在理塘的山水间,寻找着仓央嘉措的梦想。
图片
2019年,四川藏区第一座声音博物馆在理塘建设落成。
图片
喜马拉雅之声微博物馆将游客们从喧嚣繁杂的城市,带入了幽幽的桃源秘境!
图片
理塘人还将先民们的日常生活固化下来,用一尊尊栩栩如生的蜡像还原了远古的生活方式。
图片
理塘人用诗歌吟唱雪域文明,用声音珍藏岁月记忆,这是传统与时尚的对话,也是传承与创新的碰撞。
图片
图片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中国影像方志
《理塘篇》
播出时间:10月30日 23:16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田楚韵 毕佳佳(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