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长臂猿,作为全球目前现存数量最少的灵长类动物之一,曾经广泛地生活在海南的原始雨林中。
然而由于捕猎和生境破坏,在上个世纪70年代时,它们的数量仅剩不到10只,生存状况岌岌可危。
2003年,嘉道理中国保育开始在海南霸王岭进行长期的海南长臂猿种群调查以及保育工作,他们先后采取了建立本地树种苗圃、推广保育意识和周边可持续农业等等各种方式,希望能通过适当的人工干预,为长臂猿留下繁衍生息的希望。
所以,接下来要讲的,是一个被人类逼到几乎灭绝的物种,重新开始信任人类的故事……
不久前,第五个海南长臂猿家庭群在被发现八个月后(详情:海南长臂猿保育里程碑:全球最濒危灵长类家庭群及数量同创40年新高),年轻的小两口儿终于产下了它们的第一胎宝宝,使这一全世界最濒危的灵长类物种从2003年的2群13只增加到如今的5群33只。
海南长臂猿
虽然未来依旧充满未知,但在海南省林业局、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非政府组织、周边社区以及海南长臂猿自身的多年努力下,这一物种在种群恢复的道路上,似乎已经迈出了最为艰难的一步。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团队从2003年开始便与保护区一起,坚守在霸王岭保护海南长臂猿。这十七年间,我们记录了太多海南长臂猿的有趣故事。
今天,我们想和你分享其中的一个。
故事发生在保护区的边缘地带,C群长臂猿的领地。
2011年6月,从A、B两群分离出的3只青年个体在紧挨着白沙县青松乡,位于保护区边界的山林中组建了海南长臂猿的第三个家庭群——C群。
得益于我们联同保护区早在2009年就在青松乡启动的一系列护猿宣传以及生态农业帮扶项目,这一最靠近村落的猿群逐步壮大,四年之后便跃升成为海南长臂猿第一大家庭群。
我们在2010年招聘并培训出的青松乡长臂猿社区监测队,自C群建立后,从未停止对它们的跟踪与监测。如今的C群,已成为了最信任人类,且被人类了解最多的一群海南长臂猿。
已习惯被监测队跟踪监测的C群长臂猿
C群长臂猿的“老朋友”们
青松乡长臂猿社区监测队
(左起:李全金、林清、张志城、李文永)
每日破晓时分,海南长臂猿嘹亮的歌声便在山林中响起,它们会沿着自己熟悉的路线赶往家域范围内那些正在成熟的果树,直到落日前返回夜栖之处。然而,2014年的一场台风打乱了C群平静的生活。
“威马逊”,这一建国以来登陆的最强台风对霸王岭保护区造成了多处破坏,对C群的影响尤为严重。
我们在台风过后的现场评估发现,C群的活动范围内至少出现了11处滑坡,而其中一处恰恰位于长臂猿的必经之地。滑坡不仅影响了栖息地的完整性,还破坏了长臂猿的“交通要道”。
台风“威马逊”在C群栖息地造成的山体滑坡
台风过后
C群只能利用两旁仅剩的大树“飞跃”滑坡
大大增加了长臂猿坠地和受伤的风险
为了减少滑坡对C群生命带来的风险和猿群活动造成的影响,我们与保护区认真讨论,制定了滑坡植被恢复以及搭建树冠桥梁(Canopy Bridge)的方案,并在2015年着手实施。
首先,我们与保护区连同当地政府及村民,在各处滑坡种下约1200棵本土树种的树苗,以促进植被恢复。
当时的种树活动,我们还邀请了中国灵长类专家组组长龙勇诚老师来助阵。
之后,我们请了三位香港的专业攀树师来到保护区,用攀山级别的绳索为长臂猿架设了绳桥,连通了C群长臂猿的必经之路,这是中国首个在破碎化长臂猿栖息地搭建的树冠绳桥。
同时安装两部红外相机进行绳桥效果的监测与评估。建桥的那几天刚好遇上阴雨天,为搭建工作增添了不少挑战。
整个搭建过程耗时三天两夜,所以来自香港的攀树师也有幸可以在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借宿两夜。
攀树师与我们在现场的合影
绳桥建设后的一段时期内,C群长臂猿虽然注意到绳索的存在,但仅对绳桥采取观望态度,总是一番犹豫后继续采用高危的跳跃动作“飞越”滑坡。
直到2016年5月2日,绳桥建成后的第176天,安装于树上的红外线终于被通过绳桥的长臂猿触发,国内首段长臂猿利用人工树冠通道的影像资料被记录了下来。
豁出去了,走你~
通过470天的红外线监测,我们最终记录到52次长臂猿利用绳桥的过程。
很有意思的是,成年雌性以及年龄较小的青年个体最为依赖绳桥,而成年雄性长臂猿则坚持使用高难度动作跨越滑坡,从未被记录到使用绳桥,我们估计这与成年雄猿和亚成体的力量与跳跃技巧有关。
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记录,我们还发现长臂猿对绳桥的利用频率越来越高。
在2019年1-2月间的50天监测数据中共记录到21次长臂猿使用绳桥通过滑坡,这与台风之前长臂猿平均约两天便通过此处的频率已经十分接近。
雌性长臂猿与年轻个体是绳桥的主要使用者
雄猿就是喜欢跃过滑坡
跟飙车的男性一样爱冒险!
逐渐掌握技巧的C群成员
可以使用不同的姿态通过绳桥
如今,2015年栽种的本土树苗,大多已经枝繁叶茂,逐渐填补着林冠层被威马逊冲出的空隙,绳桥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小。
就算“固执”的成年雄性继续使用高难度动作通过滑坡,植被的快速恢复也使危险系数大大降低。
5年时间已达到了绳子的安全使用寿命,我们也准备再次带领着攀树师前往实地,及时对人工绳桥进行拆除或更新。
当年在绳桥下种植的秋枫树在2019年已经长高了许多,箭头位置为种植时的高度。
国际上,通过建设人工树冠通道(Canopy Bridge)来连接破碎化森林的保育项目与日俱增,但通过建设绳桥改善长臂猿的栖息地,不仅在国内尚属首次,全球范围也鲜有应用,而详细记载长臂猿绳桥的设计并评估其作用的正式文献更只有一篇。
文章首页
文章Figure 4
任何一个保育故事,无论成败,都可以使我们收获宝贵的知识与经验。对于此次台风过后的栖息地恢复,列出以下三条与君共勉:
踏实且扎实的日常监测工作是物种保护的根基。如果没有长期以来青松社区监测队日复一日的跟踪观察,我们便不能在台风过后及时发现长臂猿所面临的危机,更无法快速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
绳桥等人工林冠走廊只是解决危机的应急措施。及时采取行动促进天然植被的恢复,才是应对栖息地破碎化长期且稳健的解决方案。
行动前,充分参考国内外相关案例;行动后,及时科学严谨地记录,评估并发表行动的过程与成效,不论对自身还是其他同行的工作都将大有益处。
.........关于长臂猿,你还可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