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夏区群益村,如同走进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画卷。清澈的梁子湖水绕村而过,虽然才是八月时节,湿润的泥土里,丰收的气息已在丝丝流露。
26日,由武汉市农业农村局、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听党话 感党恩 跟党走”主题宣讲活动暨武汉乡村振兴大讲堂第三季第二场活动,在群益村梁湖农庄举行。
第二场活动以“田园生机绿复来 共待丰收稻米香——武汉坚决打赢农业抗灾保生产攻坚战”为主题,长江日报百万网友通过线上直播镜头,与武汉市民代表、美丽乡村摄影大V,和全市“三农”战线建设代表们一起,欣赏群益村美丽的湖光山色,探访当地村民稻香、果香交织的农耕生活,聆听武汉“三农”战线战疫、抗灾的幕后动人故事,共同期待武汉三农大地丰收季节的到来。
26日上午,大讲堂一行走进群益村葱绿茂盛的田畴,大家立即被田间地头上充满活力的“生长”气息感染。
虾稻连作的稻田里,小龙虾在水波里闲适自在;山脚下连片的甜玉米地里,淡黄色的甜玉米,尝上一把、一口爆浆;菜园里、草莓园里,水灾期间虽然受到一定影响,但经过及时补种补栽,一畦畦嫩绿幼苗冒出了土地;一栋栋即将竣工的乡村民宿,绿荫掩映、推门见湖……
一幅幅生动的乡村生产生活画面,惹得市民们拿出相机、手机,一路拍个不停、赞个不停。
群益村通过大力实施“三乡工程”,目前已经吸引12家“企业兴乡”,全村土地流转率达到90%,仅流转土地收入,年户均已达到近万元。梁湖农庄是村里首家响应号召,返乡兴业的优秀企业,率先带领当地舒谢湾村民们,建设农文旅景区融合发展致富。
沿着梁湖农庄的蜜橘林一路前行,舒谢湾脱贫户夏胜前热情地和市民们打着招呼,拿出小勺子,邀请大家品尝家里自产的蜂蜜。
夏胜前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梁湖农庄落户湾里后,不仅流转了家里的土地,还和村两委一起,利用山庄四季有花开的优势,帮助他家开展蜜蜂养殖,“山庄的游客流量大,我家的蜂蜜都是纯天然的,不愁销路。”夏胜前说,“飞”来的甜蜜生活,让他倍感珍惜和幸福,目前仅养蜜蜂一项,年收入就在2万元以上。
从疫情防控保春耕,到抗灾抢险复生产,2020年,武汉农业人将汗水洒在田间地头,确保市民“菜篮子”、“米袋子”丰盈稳定。在大讲堂演讲现场,市农业农村局植业管理处负责人熊玉东、江夏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刘启明,为现场听众讲述了全市农业战线工作者们,主动出击,勇挑重任,全力抗疫抗灾保供应保增收保目标,打赢“农业抗灾生产保卫战”的精彩故事。江夏区丛霖农业总经理郭蕊、江夏区布谷鸟种养专业合作社社长刘汉波,讲述了他们在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帮助下,积极开展自救,补种补栽,快速恢复生产的感人故事。
“利用金融手段,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建立健全脱贫不返贫的长效机制。”中国太保产险湖北分公司民生保障部总经理卢曰刚,讲述了全市建立的“三保联动”保险体系,为贫困群众筑牢“防火墙”的生动实践。
嘉宾们朴实生动的讲述,赢得现场听众们热烈掌声。在大讲堂互动环节中,市民代表们积极发言提问。市民陆女士说,听完嘉宾们的演讲,自己感触很多。当我们在菜场里自由挑选着琳琅满目的当季新鲜蔬果时,原来背后有这么多的人在默默地付出。“我想向武汉农业人和企业家们的辛勤付出,说声‘谢谢’。也会多买武汉优质农产品,为武汉乡村,做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复查测评和“扮靓江城迎国庆”活动工作部署,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切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举办武汉乡村振兴大讲堂活动,正是文明创建的一项举措。
【全市百万亩受灾农田快速恢复生产】
“今年一月份开始,新冠疫情肆虐,六七月又经历了超长梅雨季节,全市种植业始终围绕确保全市居民吃上品种丰富、新鲜价优的蔬菜上做努力。”在大讲堂现场,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处长熊玉东说道。
自1月23日封城到4月8日解封,全市农业战线坚守岗位、没有休息、为“菜篮子”保供尽心竭力、勇于担当、展示作为,围绕菜篮子生产保供做了五项工作。第一是市级财政列支2500万元支持抢播快生菜10万亩;第二是在园蔬菜面积维持在30万亩左右,蔬菜总产量维持在40万吨左右。在园蔬菜生产储备每日可采收量保持在5000吨以上。第三是动员各新城区农业农村局组织蔬菜生产主体每日向中心城区调运蔬菜不少于500吨,连续调运40天。第四是积极开展蔬菜直供进社区。共组织了74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农产品电商平台,在2155个社区开展社区团购,日配送蔬菜15万份、1200吨。第五是积极对口支援中心城区,6个新城区共累计支援中心城区“爱心菜”60.5万份、4500吨。
疫情期间,全市蔬菜供应基本做到品种丰富,数量充足,从白沙洲、四季美两大批发市场价格监测来看,蔬菜批发均价维持在为4-5元/公斤,价格平稳。
“保供工作刚刚结束,我市又迎来了百年一遇的超长超强梅雨天气,导致我市农业受灾面积112.2万亩,全市农业直接经济损失预计达15.7亿元。农业救灾任务非常重。”谈起今年的极端天气造成的农业受灾,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处长熊玉东感慨良多。
市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成立专班、及时预报预警,各区迅速开展“六抢”工作。抢排积水:截止8月13日,全市被淹耕地全部抢排了渍水;抢管:对涝渍过后的受灾、成灾以及绝收后补种的作物,抢抓田间管理。抢种:截止目前全市种植业已完成绝收后补种19.19万亩。抢防:全市已防病虫面积162万亩次,有效压减了病虫危害损失。抢收:抢收早稻、玉米、西甜瓜、梨等适收种植产品15.6万亩,最大限度减轻了农业受灾损失。抢早理赔。截止目前,全市农业政策性保险共报损1753笔,估损应赔金额1.2亿元,已赔3780万元。全市已经投入至少7715万元用于农业抗灾救灾,让广大市民始终吃到新鲜价优品种丰富的蔬菜。
【同舟共济 江夏区田园生机绿复来】
“疫情期间,所有人在不平凡中度过,江夏区的保供人,更是不平凡。武汉市民想吃鱼了,江夏农业人挺身而出说‘江夏有’。一句话,江夏区给武汉市中心城区送出水产品7.9万份。”谈到疫情期间的保供重任,江夏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启明说,“江夏的农业人和农企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交出一张张满意的成绩单。”
疫情期间,江夏区农业农村局做好“菜篮子”产品生产保供。从封城到解封,全区上市农产品3万吨,销售额7亿元。第一时间组织农民和新型农业主体复工复产,抢手在田蔬菜的同时,在全市率先启动并完成2万亩快生菜抢播抢种任务。累计支援洪山区和东湖高新区蔬菜5.7万份、422吨。
疫情未了,汛情如期而至。金水办事处新沟大队承包种养户钱钢承包的160多亩稻田,经过几场大雨过后全部一片汪洋。钱老板准备关门回老家。受疫情影响,成虾价格较低没有挣到钱,现在水稻又受灾了。区农业农村局种植科工作人员帮扶老钱,为他安排了救灾物资种子1100斤,复合肥3200斤,尿素800斤。几天后,被淹田地里的水全部抽排,已经耕整好的田块和正在催芽待播的种子,让老钱对今年的收成又有了信心。
对于老钱的帮扶并不是个例。为了帮助农民恢复生产自救信心,让农民感到有季节可抢,有作物可补,有政策依靠,江夏区农业农村局抢抓时机,紧急落实水稻早翻秋种子20万公斤。从抗疫到抗灾,江夏区农业农村人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区农业总产值、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在7、8月份有望实现由负转正。
田园生机复绿来,金水河畔万亩荷花、千层稻浪,在江夏农业农村人的努力下得以实现。
【无惧疫情 蔬菜保供让大家心连心】
“从2月初开始,我们丛霖农业人就一直尽己所能,捐赠爱心菜,作为农业龙头企业,为本地的个体户及小型企业谋销路,将检验合格后的蔬菜低价供应至所需之处。”大讲堂上,湖北丛霖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郭蕊讲述了该司在抗疫抗灾恢复生产中的生动故事,现场市民听后频频点赞。
湖北丛霖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是江夏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在抗疫期间承担着江夏区对口援助中心城区的洪山区、东湖高新区蔬菜保供任务。“迅速组建保供小组,听从指挥调度,基地的许多工人都没有放假,实行轮流作业。”郭蕊介绍,公司的蔬菜保供队,分工协作保障每批送出蔬菜的质量、数量、送货及时率。
“我们把地种好,给市民提供安全绿色的蔬菜,也算是出了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当蔬菜及时送到指定地点,得到一线抗疫人员和社区居民的肯定后,我们的干劲就更足了!”郭蕊说,保供的蔬菜让“菜篮子”满当当了,也让大家心连心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春耕开始后,公司基地的工作人员每天工作8个小时,顺利抢种了300亩左右的苋菜、小白菜等快生菜。保供和复产一样都不能缺位。“承受重压和风险,在特殊时期让市民吃上放心菜,是丛霖农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们将继续保障“菜篮子”供应,同时为促进农民增收作出贡献。”郭蕊坚定地说。
【千亩小龙虾“成功突围”变身网红产品】
“法泗地处江夏区西部,水稻面积5万多亩,由于地势低洼易涝,种植水稻产量和效益都不高,土地也因此出现‘撂荒’的现象。”大讲堂上,武汉布谷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汉波介绍,近年来,合作社发展稻田养殖小龙虾,产业效益增长了3倍。
疫情期间受交通管制,小龙虾销路不畅,看着日产的万斤虾,农户心急如焚。街道党工委了解这一情况后,安排专人到稻虾养殖基地拍摄短视频带货。“视频发出后,不少人慕名前来订购小龙虾,高峰时单日带货近千斤,销路算有了突破口。”刘汉波介绍。除了网上带货,合作社积极联系盒马鲜生、白沙洲市场等销售渠道,现在已确定2家白沙洲市场定点供应渠道。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挺过来了,但疫情后的汛期,影响也很大,我们的养殖基地遭遇了多轮强降雨,1100多亩虾池被淹,鱼虾大量逃逸,秧苗全被冲毁。好在大家全力抗灾恢复生产自救,及时开展抢排、抢收、抢种、抢管和抢防。”刘汉波满怀欣喜地介绍,目前,在江夏区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合作社复工复产成效明显,汛期造成的逃逸水面已全面补投,水体也全面消毒,早翻秋水稻由于播种早,长势喜人。
【“防贫保”为贫困群众筑牢脱贫“防火墙”】
“两年时间,中国太平洋保险湖北分公司推出的“防贫保”系列覆盖全省2400万农村人口的70%以上,惠及人口达1700万。为贫困群众筑牢脱贫不返贫‘防火墙’”。中国太平洋保险湖北分公司民生保障部总经理卢曰刚在大讲堂上说。
为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建立健全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开发了集精准脱贫保、产业扶贫保和防贫返贫保的“三保联动”的“防贫保”保险体系,保障刚刚脱贫、但收入不高不稳的贫困群体,避免其因灾、因病、因疫、因学、因产业造成返贫。
截至今年8月16日,中国太保产险湖北分公司已经和湖北省内67个县市签约“防贫保”,已救助全省一万多个“贫困家庭边缘户”,救助总金额达9385万元,还有2000多个家庭正在等待扶贫办审核确认后赔付。“防贫保”增加了贫困边缘群众的抗风险能力,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极大作用。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实现后,“防贫保”将继续完善,扩大惠及面,力争实现全省全覆盖,为夺取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胜利”贡献力量。
撰文: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余康庭 胡毅 通讯员骆露露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