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海军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HMS Princeof Wales),是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的二号舰,“威尔士亲王”号在1937年1月2日开工建造,1939年5月3日下水,1941年3月31日完工。1941年12月10日“威尔士亲王”号在马来亚海域被日军飞机击沉,是该级别中唯一战沉的战舰。
(上图)停泊在斯卡帕湾中的“威尔士亲王”号,之后不久它被调往太平洋战区。
1941年10月25日,“威尔士亲王”号在一艘驱逐舰的陪同下离开英国前往新加坡,这是丘吉尔为了遏制扩张野心越来越强的日本而进行的军事调动。由于当时英国海军的兵力吃紧,因此海军方面以各战舰没有进行针对在热带地区服役的改造为由拖延时间,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派出大型战舰前往东方。
离开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一路向南绕过好望角然后进入印度洋,其在停靠开普敦时还加装了7门单管的20毫米高射炮。原计划与其汇合的航空母舰“不屈”号因为搁浅事故无法赶来,于是“威尔士亲王”号继续航行经过毛里求斯和马尔代夫。11月28日,“威尔士亲王”号抵达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战列巡洋舰“却敌”号在第二天抵达。12月2日,舰队抵达新加坡,“威尔士亲王”号成为英国远东舰队Z舰队指挥官汤姆·菲利普斯(Tom Phillips)上将的旗舰。在1941年12月6日,有消息称在中国南海发现了日本舰队。12月7日珍珠港遭到日军偷袭的当天,一批日本飞机空袭了新加坡。尽管“威尔士亲王”号用舰上的防空炮进行了还击,但是没有造成杀伤。在当天晚上,Z舰队收到来自伦敦方面的命令,要求其出海作战。
12月8日下午17时35分,菲利普斯上将亲率“威尔士亲王”号、“却敌”号和4艘驱逐舰离开新加坡,舰队向北打算攻击在马来亚哥打巴鲁附近的日本登陆部队。
1941年12月9日下午,日本海军的I-50号潜艇发现了Z舰队,之后日本的侦察机也发现了行动中的英国舰队。航行中的Z舰队接到消息,称日军在马来亚(今天的马来半岛)的关丹登陆,舰队调转方向前往关丹。12月10日,抵达关丹的Z舰队并没有发现日军的踪迹,于是开始搜索附近海域的日方船只。9时50分,舰队接到驱逐舰“坦尼多斯”号发来的消息,称遭到了日本飞机的袭击,于是舰队立即提高了警惕。
1941年12月10日上午10时40分,舰队的瞭望哨发现有可疑飞机正在监视舰队,舰队将防空警戒的等级提高到最高。11时,英军的雷达发现了正在靠近的庞大机群,它们是来自元山航空队的35架九六陆攻、来自美幌航空队的33架九六陆攻及来自鹿屋航空队的26架一式陆攻。
第一波8架飞机于11时10分集中攻击了“却敌”号,这些飞机被Z舰队猛烈的防空火力击退。11时38分,由25架飞机组成的第二攻击波赶来,它们以9架吸引英舰火力,另外16架则在30米的低空快速向英国战舰靠近,其中9架在距离“威尔士亲王”号800至1800米的距离上投放鱼雷。在防空作战中,“威尔士亲王”号击落了一架日机,炮手们发现相比平时训练使用的靶机,这些日本飞机的飞行高度更低,飞行速度刚快。
(上图)被日军飞机重创后,“威尔士亲王”号的船员正在弃舰,一旁是前来救援的“伊莱克特拉”号驱逐舰。
在第二轮攻击中,有2至3枚鱼雷击中了“威尔士亲王”号的左舷,第一枚鱼雷击中了靠近左舷螺旋桨支架的位置,爆炸炸断了支架导致螺旋桨轴弯曲、螺旋桨叶脱落。变形的桨轴搅碎了轴管中的密封材料,海水立即灌入机舱内。轮机长下令切断损坏主轴的动力,之后该机舱就被淹没。第二枚鱼雷击中了后烟囱下方,爆炸致使184至298号肋骨区域进水,进水舱室包括应急柴油发电机舱、涡轮发电机舱。大量舱室进水导致了舰体发生倾斜,很多舱室都被放弃。
两枚鱼雷对“威尔士亲王”号造成的最大损失就是让全舰一半的电力和动力丧失。舰体后部电力的中断导致通风、照明、通信系统中断,依靠电力运行的水泵无法工作。鱼雷攻击同时还影响了“威尔士亲王”号的防空能力,1座133毫米炮塔的扬弹机出现故障,1座弹药库被淹,2座丧失电力,1座282型和3座285型火控雷达失灵。
等第二波日机飞走后,“威尔士亲王”号上的损管人员开始了全力抢修,大家头戴面具在闷热的舰底防堵漏洞、修复设备。尽管船员们奋力工作,但是“威尔士亲王”号还是出现了舰体倾斜和无法控制等严重问题。
11时56分,日军的第三攻击波开始对Z舰队进行攻击,很快“却敌”号战列巡洋舰被击沉。由于舰体倾斜和供弹出现问题,“威尔士亲王”号上的防空炮战斗力大减,这艘行动缓慢的战舰接连被4枚鱼雷击中右舷:第一枚鱼雷击中舰艏并炸出了一个直径6米的大洞;第二枚鱼雷击中了“B”炮塔下方,炮塔的扬弹系统全毁;第三枚鱼雷击中了后部指挥塔下方;第四枚鱼雷直接击中了螺旋桨轴,整个桨轴弯曲到舰底内侧。
12时41分,8架日本飞机在“威尔士亲王”号头上盘旋,它们在2600米高度上投下7枚500公斤炸弹,其中一枚击中了左舷的弹射器甲板。13时,“威尔士亲王”号的进水量已经达到了18000吨,里奇舰长命令弃舰。驱逐舰“伊莱克特拉”号靠近“威尔士亲王”号接走部分幸存的船员,他们回头时甚至能看到菲利普斯上将和舰长里奇站在舰桥上向大家挥手,两人打算与舰同沉。13时15分,“威尔士亲王”号快速向左倾斜翻了个个,其红色的舰底露了出来。一会儿,“威尔士亲王”号带着870名官兵从海面上消失,其中就包括菲利普斯上将和里奇舰长。
“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是第一批完全由飞机击沉的大型战舰,这一战预示了海战模式将在未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海军的报告中指出:鱼雷的攻击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人员必须接受充分的防空训练才能在遇到类似的攻击时减少伤亡。
今天,“威尔士亲王”号的残骸静静地躺在海平面以下68米的地方,位置是:N3°33′36″,E 104°28′42″。根据英国颁布的《1986年海军遗址保护法》,“威尔士亲王”号在2001年成为受到保护的海军遗址,皇家海军会定期更新在海面上白色的标识浮标。2002年,在英国国防部的许可下,潜水员将“威尔士亲王”号上的船钟打捞出水,Z舰队的幸存者们也举行了悼念活动。打捞上来的船钟后来由英国第一海军大臣兼海军参谋长的海军上将阿伦·韦斯特(Alan West)爵士亲手放在利物浦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馆的展位中。
(上图)英国皇家海军的潜水员正在探查“威尔士亲王”号的残骸
2007年,代号为“Job 74”的海洋探险活动开始对“威尔士亲王”号的残骸进行考察,这吸引了世界上造船工程师们的目光。考察详细地记录了“威尔士亲王”号的遭破坏情况及鱼雷击中的位置,最初的调查报告和后来的补充报告由造船和轮机工程师学会(Society of Naval Architects and Marine Engineers)发布。
2014年10月,根据英国《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报道,当地的金属回收商正在使用炸药对“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的残骸进行非法爆破以获得金属,目前当地警方已经介入,希望这艘战舰能够在海底不受打扰和破坏。
本文摘自《英国战列舰全史》(上中下册)
查看原图 9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