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收官之星”成功定点,所有北斗三号卫星进入长管模式

图片
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798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喜讯,经过7天多的飞行,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已于6月30日14时15分成功定点于距离地球3万6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目前,卫星天线已展开,有效载荷已开通,卫星在轨工作正常。至此,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已圆满完成北斗“收官之星”早期轨道段测控任务,所有30颗北斗三号卫星也已全部转入长期管理模式。
图片
据介绍,卫星于6月23日发射升空后,西安中心就对这颗卫星开启了24小时实时监视模式。他们按照飞控计划,组织渭南、三亚、佳木斯等测控站点进行跟踪测量以及轨道测定、计算的同时,制定完善的变轨策略,先后对卫星实施了多次远地点变轨与定点捕获,最终将卫星精准送达目的地。
党旗指引我战斗,我用胜利来报喜。卫星成功定点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组织刚刚完成北斗三号GEO-3卫星定点测控任务的“牧星人”整齐列队,在建党99周年之际重温入党誓词,砥砺“牧星”初心。
守护“北斗”19年
兰宝君
图片
在兰宝君的职业生涯中,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是与“北斗”卫星一起度过的。
他与“北斗”风雨兼程、相伴成长十九载,一个个新挑战、一次次新跨越,使他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成长为航天器测控领域的专家,而“北斗”系列卫星也从一期、二期走向全球组网,他们就像一对亲密无间的恋人,见证着彼此的蜕变与成长。
19年间,兰宝君为“北斗”的成长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二等奖1项,被评为导航工程建设先进个人。
她把卫星当孩子
王鑫
图片
2000年10月31日,我国首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成功发射,让世界为之震惊,也让刚刚毕业的王鑫下定决心:一定要熟练掌握“守护”北斗的本领,为我们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保驾护航!
参与25次北斗发射测控任务,2次北斗应急抢救……多少次突如其来的实战淬火,让王鑫从一名任务新人逐渐成长为技术专家。对于她而言,北斗就像她自己的孩子,让离开大地、远游太空的游子们飞的更平稳,就是她的第一使命。
放飞北斗,守望星空
秦明暖
图片
若把卫星测控比作放风筝,那星地测控链路就是那根无形的风筝线,天上一端在卫星,地面一端在卫星测控站,航天测控人就是北斗卫星的牵线人和守望者,秦明暖正是这众多守望者中的一员。
他从事航天测控地面站建设工作近30年,默默坚守、直面挑战、勇于创新,见证了一代代测控设备从分离到综合、从人工操控到自动化运行、从单一体制到多体制、多用途的跨越式发展,守望着北斗导航从北斗一号双星定位到北斗二号区域导航,再到北斗三号全球组网,从初梦神州到梦想成真。
架起北斗导航地面测控信息传输的通信桥
孟学军
图片
20世纪80年代,我国北斗系统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完成了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1998年参加工作不久,孟学军就参与了北斗工程通信系统的规划论证,负责了北斗工程5个卫通站、10余套帧中继设备的组网建设、10余次北斗卫星发射测控的通信保障工作,见证了北斗系统的成长历程。
通信岗位人员换了多茬,而孟学军作为通信战线上的一名老同志,始终以身作则,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奋战在任务一线。他常说:“北斗不只是导航卫星,更是人生的导航仪!”
磨剑砺北斗
张智斌
图片
2007年2月3日,刚发射不久的“北斗一号”04星与地面失去联系,连续17天接收不到下行信号。张智斌迎难而上、连续攻关,哪怕有一丝希望也要全力以赴。
抢救过程中,他准确预测了卫星可能出现的变化规律,提出20余种变轨方案并制定了最优变轨策略,为“北斗一号”04星抢救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
工作二十多年来,张智斌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最美航天人”等多项表彰。
青春须早为
宋超
图片
孟郊《劝学》有言,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有些年轻人,他们把青春谱写成淄尘京国下最壮丽的赞歌,镌刻成寰宇碧落上最璀璨的印记,这就是“北斗人”的青春。
“我最幸运的一件事就是18岁时得到了许其凤院士的一次亲自指导,这是我和北斗缘分的开始。”生于1987年的宋超说道。
在校期间,勤奋好学的宋超就已经深度参与到北斗建设中。2012年,北斗二号区域组网在即,他跟团队鏖战近一年,一起完成了北斗二号测试评估工作,为北斗二号定位精度评估提供了第一手数据。2015年,博士毕业的他来到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从全球星座构型维持到轨道控制高精度评估方法,再到北斗二代及试验星向北斗三代过渡时轨位设计,到处都流下了他攻关的汗水。
严慎细实保成功
赵葱语
图片
指挥厅是航天器发射、跟踪和实时监控的重要场所,历次北斗任务的对接、联调、实施都在中心指挥厅完成。
作为指挥显示组负责人的赵葱语,不仅具备严格的质量意识,还具备娴熟过硬的专业技能、快速解决设备故障及应急反应的能力。在北斗系列任务中,她始终坚守在任务一线,为工作场所环境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为历次北斗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积极努力与贡献。
有一种美叫做坚守,有一种爱叫做付出,为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确保各项作战试验任务圆满完成,是她最朴素的航天情怀。
刷新北斗精度
朱俊
图片
“北斗”导航是我国全面挑战国际先进导航系统的重大工程,要保证导航服务的精确度,“北斗”卫星自身必须具有高精度的空间、时间精准。
面对我国卫星导航技术基础薄弱、导航数据高精度处理无经验可循的实际,朱俊与其他科研人员开始了从总体设计到技术细节的艰难探索和攻关。他们通过建设软硬件平台、研究相关理论方法技术、开发核心业务软件、进行大量试验计算,攻克了一系列重大建设难题,打造出“国产化”的导航数据分析中心。
在依靠自己的设备、观测网、数据、核心算法、软件的前提下,实现了“北斗”卫星厘米级轨道精确,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
青春是人生中美好的回忆,它镌刻在生命中的印迹里永远不能抹去。他们的青春,没有信马由缰、飞花梦想,伴随着成千上万条的北斗轨道跟踪数据,唱和在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建设、走向世界的时代节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