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龙承菲
编辑 | 江宇琦
《我的英雄学院》(以下简称《我英》)的辱华风波还在升级。
此前,因为新登场的、涉及人体实验的反派角色名“丸太(MARUTA)”和二战期间受日本军队人体实验受害者的蔑称读音相同,热门日本漫画《我英》受到了大量争议。面对各种负面评论,《我英》方面表示并无此意,称会修改争议内容。
然而在新一期漫画发布后,有网友发现角色被改名为“殻木球大”,其中“球大”和日语中九州大学的简称“九大(きゅうだい)”相同,而九州大学曾在二战时进行过活体解剖实验。此举再度引发网友强烈反对,似乎也进而推翻了作者“无意”的辩解。
尽管仍有一部分漫画爱好者力图从语音习惯等方面来为作者辩解,但很显然中国国内的平台和网友对此并不认可:截至目前,腾讯、B站等国内版权方,已经全面下架了《我英》的动画和漫画,而一些平台上该作的评分也被刷到3分以下。
《我的英雄学院》动画和漫画已被全面下架
而毒眸(微信ID:youhaoxifilm)发现,此次《我英》风波更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大量网友对于这部作品的评价呈现出一种“新仇旧恨”式的抨击:在此之前,该作品就因为角色设定、剧情节奏等问题而屡屡陷入争议。在动画第四季播出后,观众对这部人气之作的评价就已逐渐走低。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网友相信《我英》能达到如今的人气,少不了其连载平台《周刊少年JUMP》(以下简称“《JUMP》”)的力推。而此次《我英》在内地市场的全方位下架和在网络上的负面舆论风波,放更长远来看,对于原本就面临销量压力的《JUMP》来说,也将是一次比较沉重的打击。
《我英》的“火爆”与“跌落”
风波之前,无论是日本本土还是国内市场,《我英》的人气都堪称火爆。
《我英》是日本新生代漫画家堀越耕平于《JUMP》2014年32号起开始连载的漫画,主要讲述了在大部分的人类都拥有名为“个性”的超能力的社会中,平凡、没有“个性”的高中生绿谷出久进入英雄学院,以“成为第一的职业英雄”为目标努力的故事。从人物特征和故事结构来看,这是一部标准的热血王道漫画,符合《JUMP》“友情、努力、胜利”的主旨。
凭借着其特质及不错的设定,在近年来新连载漫画中,《我英》的成绩堪称耀眼:2014年11月《我英》第一卷单行本发售后立时售罄;2016年4月《我英》播出动画第一季,并在之后以每年一季的频率更新动画,在豆瓣发布的《2018年豆瓣年度电影榜单》中,《我英》以9.3的高分获得“2018评分最高的动画剧集”;2018年8月,剧场版《我的英雄学院:两位英雄》在日本上映,总票房达16.4亿日元(约1.04亿),次年3月引进国内院线,最终收获3876.5万票房。
在对堀越耕平和《海贼王》作者尾田荣一郎的采访中,尾田曾经开玩笑般地提起:“我最近在女儿参加远足的车里听到他们集体唱《我的英雄学院》OP,而我在家里的时候也曾被女儿忧忡地的问道‘爸爸你的漫画没问题吧?还能卖得出去吗?’”
不过,这种上升势头在动画第三季结束后,似乎就此告一段落。自从漫画进入“黑道篇”、动画进行到第四季之后,观众对《我英》的整体评价有所下滑:创作短篇漫画出身的堀越耕平,突破性地尝试了一个连载一年的长篇章节,即“黑道篇”,但不少读者认为,堀越耕平的编剧水平并不足以支撑起这一个长篇章节。
早在去年9月B站动画区知名UP主“瓶子君152”对十月新番的推荐视频中,就提到《我英》原作这一篇章“战力崩坏”“战斗分镜看不懂”“节奏破裂”。因此虽然此前《我英》风头正盛,但仍有不少粉丝对其前景表示担忧。
在众多质疑声中,时下的这场命名风波,更是给了《我英》迎头一击。
2月3日,《JUMP》2020年第10号发售,其中刊载的《我英》漫画第259话之中,新登场的邪恶博士被命名为“志贺丸太”,其中“丸太”的读音标注为“MARUTA”,而非另外一种读音“GANGTA”。
对此,很快就有韩国网友指出,日语中“圆木”的读音同样为“MARUTA”,而“圆木”引申义为“试验品”,是二战期间,日本在满洲地区设立的“七三一”细菌部队对被迫接受人体实验的受害者的污辱性称呼。而“志贺”这一姓氏,也被怀疑是出自“七三一”细菌部队曾用于人体实验的“志贺杆菌”。
很快,该消息就由韩国社交平台传到了中国国内,瞬间引发热议。知乎提问“如何看待《我的英雄学院》作者将731人体实验受害者侮辱性称呼命名为漫画反派”浏览量在短短一天内突破1千万,并登上当日知乎热搜第二,关注度仅次于关于疫情的讨论。与此同时,还有不少网友去外网抗议。
在排山倒海的负面舆论之下,《JUMP》的出版方集英社和漫画作者堀越耕平于2月3日当晚在推特发布声明,但仅仅表示作者在命名时并没有这样的意图,承诺会在收录单行本时对其进行修改(单行本发行一般要连载内容足够8话左右之后),却并未进行道歉。
图源“日_推”微博
出版方和作者的“含糊其辞”,进一步引发了网友的愤怒,原先四季动画在中国内地均得到8分+高分的《我英》,在B站的评分瞬间降至3分以下。2月5日,腾讯漫画、B站等购买了《我英》在国内的漫画和动画版权的平台,均对其进行了下架处理。
而即便如此,一直到2月7日,堀越耕平和集英社才再度在推特发布了道歉声明,称“志贺(しが)”取自已经登场的“死柄木(しがらき)”、“丸太”是想要表达角色“圆圆的、胖胖的”外表,而志贺丸太的角色命名争议会令“中国及其他海外读者”引起了“不愉快的联想”,“我们觉得十分抱歉”,并表示会在单行本收录和网络版进行更名。言下之意,作者并没想借角色做个人表达,只是网友“想太多”。
事件发生后,也依然有粉丝站出来为《我英》辩解,表示“志贺”是日本常见的姓氏,“丸太”在日语中的常用发音的确为“MARUTA”,而《JUMP》作为主要面向儿童及青少年群体的杂志,所有人名都标明了读音,不存在特意标注之说。
但在毒眸看来,这样的说法并站不住脚。
首先,《我英》中多数人物的命名都与能力和身份背景息息相关,可以使用火焰与冰冻能力的角色被命名为“焦冻”,可以使用电力的角色被直接命名为“电气”,天生能让身体透明化的角色被命名为“叶隐透”,做人体试验的反派角色偏偏被以细菌部队相关的词汇命名,很难说作者不是“刻意为之”。
其次,从该角色后续被改名为“殻木球大”的举动来说,一次“误会”可以说是作者被“误读”了,但又一次“让人浮想联翩”,便更像是在耍一些毫无意义的小聪明。也正因如此,《我英》在中国市场“凉掉”,一定也不冤枉。
《JUMP》的“未来”危机
在这次《我英》的角色命名风波之中,除了作者堀越耕平的态度以外,让大量粉丝愤怒的另一个主体,是《JUMP》方面的偏袒和不作为。
2月3日,在《JUMP》与集英社的推特内容下,有不少中韩网友询问作者起名缘由、要求作者做出解释,均遭到了拉黑处理。此举视作《JUMP》对《我英》的鼎力回护,进而引发了很多人对于《JUMP》的不满。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JUMP》在处理《我英》问题上第一次引发争议了。在《我英》存在剧情、人设争议的情况下,却仍然保持一年一季的频率推出动画,并向其进行资源倾斜,进而有观众认为其配不上这样重要的地位,认为这是《JUMP》对其的“强推”。
从《JUMP》当下的所处情况来看,《我英》确实身处在不可能被放弃的位置上——2015年后,在《JUMP》中影响力深远的《火影忍者》《死神》相继完结,“三大台柱”只剩下《海贼王》。而另一部热门作品《全职猎人》因为作者的原因更新并不稳定,《银魂》等长篇也并未有明显的突破趋势,寻找一个“接班人”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
2018年播出第三季时,《我英》的漫画销售冲到第二位,仅次于《海贼王》
在此背景下,创作短篇漫画出身的堀越耕平和横空出世的《我英》便被推到了前台。而《我英》的发展也证明了《JUMP》的选择——2019年10月,《我英》漫画销量累计突破2400万,成为目前《JUMP》除了《海贼王》以外唯一达到“卷均百万”的连载漫画。
除此之外,《我英》的衍生价值更是不可小觑。
毒眸在往期文章《的情怀,的底牌》中曾经提到,近年来电子游戏、流媒体、社交网络等新型娱乐方式的崛起并快速发展,使得纸媒的受众大大减少——《JUMP》的杂志销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虽然《JUMP》选择开辟电子刊的连载方式,但根据日本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日本各出版社旗下的漫画单行本的销量(实体+电子)还是呈现下降趋势,毕竟新一代年轻人在漫画之外早就有了更多娱乐选择。
为此,漫画出版方不得不“另谋生路”,进一步深化对于漫画IP的开发。漫画的粉丝群体中,除了单纯观看漫画的读者,还有深度喜爱作品中某个角色、某对CP的粉丝,这类粉丝通常购买力较强,并愿意对某一角色、CP进行多次消费。这类粉丝,便也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出版社的“重点照顾对象”。
复杂多样、频繁推出的周边便是商业化操作的重心之一。一张图能够拆分成单人贴纸、组合贴纸、全员贴纸、单人亚克力立牌、组合亚克力立牌、单人普通徽章、双人普通徽章、闪光徽章等形式发售,为的就是最大程度上将粉丝的购买力变现。
去年年初开始,JUMP SHOP还曾推出了只在漫画角色生日当天发售的限定徽章。而有粉丝告诉毒眸:“本来说不会再销售的徽章,在网上被炒到高价,结果一段时间后JUMP又拿出来再销售了。”
可即便《JUMP》的这些操作频频引发争议,但终究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在这场割韭菜行动中,由于《我英》角色众多、CP组合复杂、女性粉丝购买力强等特点,也使其格外受到重视。
《我英》将一张图反复拆分组合的徽章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漫画和衍生品的消费主力仍在日本,但中国内地市场潜力一点也不容小觑。以剧场版票房为例,《我英》剧场版票房(3876.5万)在去年引进的日本动画剧场版中位列TOP5,仅次于《名侦探柯南》《海贼王》《哆啦A梦》等老牌动画的剧场版,是新生代日漫IP中在内地银幕影响力最大的一部。
因此此事件,必然会对《JUMP》产生不小的冲击,光是每年《我英》剧场版的买断费用以及各平台的版权费用,相加起来就绝非一个小数字。
而其实在此之前,就有不少粉丝发出过“希望《JUMP》换个作品捧”的呼声——同期作品中,与《我英》同样被寄予厚望的,还有被称为“小台柱”的《排球少年》和《鬼灭之刃》。其中尤以《鬼灭之刃》风头正盛:ORICON公信榜数据显示,于去年动画化的《鬼灭之刃》销量超过《海贼王》,成为2019年漫画单行本销量的冠军,打破了海贼王长达数年的连冠记录。
但是《鬼灭之刃》并不是超长篇的漫画体量,而根据当前的漫画剧情进展,不少读者判断该作品已经走入了完结期。至于《排球少年》,更是早在去年10月,就宣布进入最终章。两部漫画的完结之日都已经不再遥远,想让他们接替《我英》撑起《JUMP》门面并不现实。
“内忧外患”之下,寻找新的“接班人”,也提上了《JUMP》的新日程,甚至在近期新开连载漫画时,都单独配了PV(Promotion Video,先导片)进行宣传——多数情况下,这是只有动画番剧才能享受的待遇,目的就是让新作的声量能最大化。
不过《JUMP》寻找新台柱的路途并不顺利。《JUMP》2月初新开的连载漫画《魔女的守护者》,设定被读者质疑融合了《进击的巨人》《约定的梦幻岛》等多部漫画,很多分镜也涉嫌抄袭《海贼王》等漫画。这看似是作者本身的问题,但也引发了不少读者对《JUMP》审核机制的质疑,更有网友表示《JUMP》已是“江河日下”、破罐子破摔了。
图源“B吧神回复”微博
在剧场版《我的英雄学院:两个英雄》特典小册子收录的访谈中,《海贼王》作者尾田荣一郎曾经为堀越耕平“打气”:“赌上《JUMP》的人气,继续战斗下去吧!”曾几何时,《我英》的确将《JUMP》的人气又拉回了一个高值,可如今因其内容波动和争议,《JUMP》的未来却又添了一丝不明朗。
新时代里,《JUMP》的未来究竟在哪?这或许是很长一段时间内、《JUMP》都要去思考探索的主要命题。
查看原图 2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