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220W+之后:未来科技传播怎么玩?

日期 : 2016-03-05
79
编者按: 好评指数爆表的科普如何被制造?“科技潮”背景下科技传播如何解锁新姿势?

春节期间,由于全人类脑电波受到引力波信号干扰(一本正经脸),果壳科普文《今晚的“大新闻”到底说了个啥》逆袭无数段子八卦,以220万傲人阅读量强势霸屏。

《三体》斩获雨果奖、屠呦呦拿下诺贝尔医学奖、引力波被探测...当普罗大众都开始刷屏“科技挂”了,什么样的内容可以占领社交媒体?

全媒派独家连线果壳网主编徐来,揭秘百万+科普文诞生背后的秘密,同时为你带来未来全球科技传播的高能玩法大集结。

果壳网主编徐来果壳网主编徐来

果壳“自爆”:高冷科技文何以百万+

引力波的探测属于基础科学的前沿领域,其艰深的理论背景往往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那么果壳是用了什么法宝,让高冷的科学对大众敞开怀抱呢?

百万+“爆款”三要素

徐来指出,百万文章其实是由负责科学性的专家和照顾可读性的编辑联手“改造”出来的,需要兼顾以下三个要素:

1、区别于普通热点的纯硬信息

2、有趣,能让一般读者读得下去

3、人文主义情怀

标题、开头、结尾暗藏玄机

徐来还点出了文章的“高转发”心机,指出“50%的成功归结于第一段,100%的成功归结于标题”,并认为再来一发“激情澎湃的结尾,是触发‘转发’的神秘按钮”。

团队+社群:制造源源不断的硬通货

想要在科技传播领域持续不断发光发热,果壳认为,还需要依靠一整个团队+社群的力量。徐来透露这篇百万文章,表面看只有3个联合作者,但背后有个大的源泉——核心社群,百万+才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

徐来说,那些能够不断创造十万+、甚至百万+的大号,必须是倾团队力量、依托于不断积累壮大的社群力量,来循环往返地做几件事:

1、挖掘筛选有潜力的选题;

2、持续跟踪热点事件;

3、以极高的效率、在各自专长领域进行产出;

4、获取助推力量进行第一轮传播。

要知道,果壳长期维护的“科学人核心群”集合了各个科学领域的科学家、科学工作者和活跃写作者。

果壳科学人果壳科学人

社群+核心KOL推动社交传播

而文章在社交网络传播的原始助力又从哪儿来呢?

果壳凭借以往制造的搞笑诺奖、玉兔发射、蓝黑白金裙子之争等传播大事件,吸引到了一批核心铁杆粉丝,他们成为带动传播的第一波力量。更重要的是,许多互动频繁的铁粉,本身就是KOL。

文章一出来,几个渠道定点“引爆”,立刻形成一股网络转发的助推力量。“第一波引发的助推力量越大,接下来的势能就越大。”

海外大牛如何报道“引力波”

众所周知,科技类报道有许多难点:非专业报道生搬硬套、云里雾里;科学家写作信息详实但晦涩难懂;借势营销又过于娱乐化、甚至易出现谣言。

淘宝出现强行秀智商的所谓“引力波辐射防化服”淘宝出现强行秀智商的所谓“引力波辐射防化服”

今年,随着我国一系列科技大新闻的出现,科技报道开始强势抢头条。如何正确地找到自己的姿势?或许我们还可以借鉴一下海外几大科技报道主力的玩法。

首先要说的是,海外的一些强势媒体(如纽约客、卫报等)科技板块汇聚了科技记者/科普作家里的顶尖高手,他们功力深不可测,文章深度与可读性兼备令人叫绝。

以这次“引力波”相关报道为例,《纽约客》以宏大叙事回顾人类对引力波的追寻之路;《自然》杂志用轻量化的图片报道简明扼要地介绍引力波的前世今生。相当霸气侧漏。

《卫报》引力波专题网页内容全面而简洁《卫报》引力波专题网页内容全面而简洁

与此同时,海外专业科技媒体或科研机构(科学美国人、自然、NASA等)依托雄厚的科研实力、充沛的人力财力,对丰富的专题进行长线追踪,时不时爆出独家头条大新闻。例如,《科学美国人》从1月中旬引力波还是“传言”时就专门撰文评论。

此外,得益于发达国家的科学普及程度及公民科学素养,专业人员和科普达人通过博客、个人网站、YouTube等平台各显神通,科普文章、漫画、视频等新颖的创意表达手法持续涌现。

例如,科普视频网站PHD TV用视觉化的方式生动解释“引力波”概念(主创大叔是完成了从科普漫画到科普视频的职业飞跃、成功众筹建科普网站的人生赢家)……

你们感受下这个视频:

PHD tv《什么是引力波》,时长03:20.

2016科技报道可以开的新脑洞

2016年科技领域无疑还会爆发无数大头条——我国迎来宇航发射大年;基础科研方面新粒子、暗物质有望取得突破;人工智能、机器人与互联网加速融合,走入生活;全球气候变化让科学家预言“人类世”的到来……

如此之多的大事件,科技报道如何真正找到内容价值+社交传播的双重潜力呢?我们暂且从内容、技术、视频和社交四个方面给出一些趋势启发。

关键词一:内容

在生产什么样的内容上,除了打造爆款,是否还有一些新的想象?姑且举两个例子。

《纽约时报》在2015年暑期上线了夏日科技专栏,尝试用新方式去报道一些新闻界平时不怎么注意的小众科技话题。这些小篇幅报道以趣味性和怪异性带动转发,界面排版力图清新简洁,记者们更被要求以尽可能精简的方式(几句说明、漂亮的引语,或者单单是一张有震慑力的图片)撰写故事。轻量有趣的科技专栏,或许会让如今的移动端读者更心水。

《纽约时报》夏日科技专栏页面《纽约时报》夏日科技专栏页面

此外,借势跟科技相关的泛娱乐标签强行科普也是打造热门报道的突破口。《火星救援》不仅让NASA借机怒刷有关火星的N个发现,电影本身几乎都成了NASA火星探索的宣传片。

关键词二:技术

科技报道,当然也少不了利用当前最新的报道技术,大热VR(虚拟现实)技术当然不能无视。

NASA正在与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Fusion媒体公司合作,开展一项名为“火星2030”的VR研究项目,旨在让用户能够提前享受到人类登陆火星表面漫步的沉浸式体验。

科普App和游戏也能让用户直观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2015年度最具创意App《烧杯》把化学实验搬到了iPhone上,有人专门在上面玩现实中较为危险的爆破试验,爽度报表。

另一款名为《如果月亮只有一像素》的小游戏,则将太阳系以真实比例在网页上呈现,玩家需要滚动鼠标,从太阳出发依次抵达八大行星。然后你会绝望地发现,地理书上行星紧绕太阳的画面都是骗人的,天体间的真实距离是宇宙级的远大,手指都痉挛了还没抵达火星好嘛?!

关键词三:视频

如今不做视频根本不敢出来混,科技类的新闻视频当然也不能缺位。小而美的科普视频能展示出生活常识和科学研究背后的无穷魅力,高端摄影及动画技术的应用也常常带来让人叹为观止的效果。

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制作的原创科普项目《美丽化学》使用4K高清摄影机捕捉化学反应中的缤纷色彩和微妙细节,用三位电脑动画和互动技术展示化学结构,被誉为是“目前中国人制作的最酷的关于化学的科学传播作品”。

纽约时报资深科技记者James Gorman主导的 ScienceTake视频专栏已经制作了上百个趣味科普视频,用图像演示加真人解说的形式对科学原理加以阐释。

例如,ScienceTake制作的《火焰之中》以每秒一万帧的超高速摄影,记录了火柴燃烧时宛如原子弹爆炸般的惊人细节。无敌震撼......

关键词四:社交

如今想大红大紫,怎能少得了在社交网络深耕细作。我们谨以NASA为例,聊一聊作为一名“优秀网红”的修养。

社交矩阵:NASA在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上养了近500个SNS账号,不少宇航员和工程师也凭借航天工作的独特性(颜值)成为兼职网红。

专业卖萌:NASA在社交网络上,努力避开让普通人晕头转向的术语和表达,转而通过内容的拟人化处理,试图让读者形象生动地了解最新的科学发现。

冥王星爱心萌照冥王星爱心萌照

高能互动:身为网红还要抓住各种机会与广大粉丝进行互动。NASA在Twitter上就冥王星的新地平线项目进行实时新闻发布,还派了一批记者在Reddit的AMA(Ask Me Anything)手机应用和Google+上回答网民的问题。太努力惹~

果壳说了,文章要想转发,结尾一定要有情怀!

全媒派想说:当我们的朋友圈充斥着伪科学、反智、谣言和钓鱼文,坚持底线、坚守科学、又努力让大众理解科学的科技传播者,多值得尊重。而幸运的是,这条路上,还有很多人在一起努力着。

就让我们手牵手,一起跨越山川石流,迎接星辰大海吧!

以下附全媒派采访果壳主编徐来实录:

全媒派:看到您写的系列揭秘冷门文章如何过百万的文章说到,未来,真正有影响力的“硬通货”文章,还是需要依靠专业团队和社群的力量。那是否说明科学类的内容生产是个高门槛的事情,非科技垂直类媒体或者个人爱好者如何“修炼”?

徐来:科学内容的生产肯定是有相当的门槛的。不但在生产端有相当高的门槛,在消费端也有相当高的认知成本。这就决定了,需要对受众人群进行区分,甄别“科学传播”的对象,针对具体群体的特性进行生产。这些其实都是相当深入的传播细节,需要很多经验和技巧的支撑。换言之,对“科学硬核”的把握,和“传播软皮”的把握需要并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会建议非科技类的垂直媒体和爱好者谨慎进入这个领域,如果进入,需要更多地借助合作者去切实把握“科学硬核”。

全媒派:2016是中国航天年,三体带来的科幻热也让科技新闻日渐受关注。你对之后国内的科学传播大趋势有哪些判断?

徐来:这个大趋势现在是很难去捕捉的。与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相比,科学话题因为有比较高的认知门槛,所以议题设置的能力不强。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哪怕就是你真的手握一个大新闻,也要看当时社会生活其他方面是否有“竞争话题”,是否有利于你爆发。这就是我说为什么这次“引力波”变成现象级话题,是有“天时”相助的,它几乎不可能简单复制。在这个背景下,苦练内功,以期在机会出现的时候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这个可能会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全媒派:是否关注国外科学传播做得特别好的机构,比如NASA?

徐来:NASA的运作我们一直都很关注。去年NASA做猎户座发射的时候,我们运作“猎户座首飞”这个话题标签,仅4天时间就做到了超过5亿的浏览量。NASA在科学传播方面做得很灵活,有不少有意思的玩儿法,另外也有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我们其实一直都半开玩笑地说NASA的“大新闻发布会”。这个跟美国的科研体制也有点关系。

全媒派:果壳未来是否有计划利用更多技术拓展内容形态,比如视频、直播甚至是VR?

徐来:果壳团队一直在钻研拓展科学传播的渠道,寻找新的方式。我们从2014年年底开始进入科学视频领域,创立了“科学棒棒棒”这个科学真人秀节目,目前已经制作了近50期,全网VV近4000万。科学直播节目我们也正在研发当中。当然,作为一个热衷技术的团队,VR这样的新技术手段也在我们的考量之列。

====================

本文系《全媒派》独家编辑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全媒派”(ID:qq_qmp),阅读更多精选文章。

关注全媒派公众账号及时查看最新文章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