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017-08-24
79
编者按 全球媒体寒冬,这头小怪兽如何逆势生长?

你可能没听过它的名字,但你一定读过来自它的文章。

总会有那么几个网站,是我们望向外面时最渴望获得的信息捷径:繁芜之中,它们是指引,是桥梁,是踏入门槛的快速指南。

Digiday就是这样一家网站,一家可能会让很多小编产生信息依赖的网站。如果你关注国外数字媒体和营销领域,肯定,或多或少都吸收过它产出的报告和分析。

除了干货内容以外,这个数字怪咖还能在泛传媒圈的边边角角都插上一脚,并且都做得有声有色:办峰会、设奖项、做时尚媒体、财经媒体、传媒业人才招聘平台、品牌咨询……几乎哪个环节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我们好奇,它究竟凭什么逆势生长?

垂直?窄众?强内容都不是事儿

作为一家全新的数字媒体,Digiday曾在美国企业经营杂志《企业(Inc.)》的5000强榜单中拿下“2014-2016年度北美地区增长最快公司”的好成绩,也斩获了2015年Fast Company评选的“全球传媒业十佳创新公司”。

目前,Digiday.com的运营成绩有目共睹:拥有100万的月活、24万的邮件订阅者、75万的社媒粉丝等,这对于一个专注传媒观察的内容生产商而言,已经相当不容易。可贵的是,目前它还处在高速增长期。

这样一家势头正猛的新媒体公司,到底是如何被创立起来的?

在Digiday创立7周年之际,一向低调的CEO Nick Friese在官网上发布了一篇名为《创始人故事:创办媒体,你需要知道的7个教训》的文章,云淡风轻地讲起了他创立Digiday的励志故事:

“2008年金融危机扫荡全球,媒体在这样的寒潮中艰难求生,似乎只有傻瓜才会逆势而上创办媒体公司,何况……还是将2008年的4月1日愚人节作为自己创业的起点。”

这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日期,或许恰好隐藏了Nick对媒体业的固执——也是这样一种愚人式的执着精神,让他走上了艰难的升级打怪之路,在全球的媒体寒冬中,它开始步步为营。

押注内容建设

在最初三年,团队的发展方向飘忽不定,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生存下去的强大渴望让Nick开始痛定思痛。

转折发生在2011年。在这一年,Digiday终于决定将目光聚焦在内容生产领域,立志为传媒行业提供最好的洞察。着眼于此,它开始花重金四处招募优秀的编辑与写手。

在那年的圣诞节,Nick给当时供职于Adweek的Brian Morrissey发了一条短信,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在第一次的会面中,他俩谈起了各自对媒体行业的期望和愿景,发现彼此的观念相当合拍,故事就这样开篇了——到现在,Brian已经在Digiday当了6年的总编。

Brian MorrisseyBrian Morrissey

因为有了Brian的强势加盟,Digiday邀请到了许多优质的作者加入。到现在,尽管业务多元,但Digiday仍然拥有最庞大的内容生产团队。

内容布局:媒体和营销两大重镇

目前,Digiday的内容主要分为媒体和营销两大板块,包括以下热门议题:平台时代的媒体业、立足平台的营销、文化冲击下的品牌、当代新闻编辑室、代理商的企业文化、崛起的视频、零售业的变革、谷歌和脸书双巨头……

从这些关键词足以看出,Digiday不想翻故纸堆,而是希望自己的选题能有一种“动态感”——放眼最前沿的领域,去捕捉转瞬的变革,不断跟时间赛跑。

而作为一家拥抱变化、坚持说真话的数字媒体,Digiday的“硬钉子”精神也曾惹怒不少赞助商——最初,他们曾是行业中备受打压的对象。对此,Nick认为,“如果你喜欢某个事物,那你就会对它足够诚实、足够直接,因为你真的关心它。对于Digiday而言,我们热爱媒体与营销,因此我们必须做到诚实。”

自我加码:要做全局眺望高手

为了沉淀内容,在2016年4月,Digiday正式发布了季刊DIGIDAY Pulse,目前它总共出版了6期内容。Pulse含“脉搏”之意,这个杂志名也可窥见DIGIDAY的野心:把握行业脉搏,从日新月异的变革中感知规律、产出洞察,以反哺整个传媒行业。

第一期开局之时,Pulse就将目光聚焦在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身上,探究它的发展对于整个媒体业的影响,以及独立的小型媒体如何在平台化的世界里求生存。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出版的两期杂志中,Digiday拿掉了Pulse这个名称,以“DIGIDAY”单独出现,以更强的品牌背书来推动杂志的发展。今年的夏季刊,它推出了一个重磅主题——50个创变者(50 CHANGEMAKERS),采访了50位数字媒体行业的弄潮儿,看他们如何应对时代的变革与挑战。

此外,播客也是Digiday的王牌栏目之一,提供iTunes、Stitcher和RSS三种订阅方式。自2015年发布第一期播客以来,Digiday已推出了150余期播客节目,目前已经收获了超过5万的月度下载量。

创办播客节目的初衷,是为了激发更加有趣的讨论。在每周的脱口秀节目中,Digiday自家的记者会与邀请嘉宾共同探讨目前的行业问题。每次节目时长约30分钟,网站也会同步更新当期播客的音频与摘要内容。

付费项目DIGIDAY+

目前,Digiday推出了付费项目DIGIDAY+,提供395美元/年和7.6美元/周两种选择。当你成为会员之后,将会享受六项高附加值的服务,包括获取独家精品内容、与大佬近距离接触等福利:

1、DIGIDAY季刊;

2、DIGIDAY产出的研究报告,每月发布;

3、总编的精华观点栏目THE RUNDOWN,每周发布;

4、业内大佬主讲的精品讲座;

5、仅开放给会员的参会福利;

6、与业内大佬对话的机会。

办会筹奖,泛传媒圈哪都要插一脚

除了建设强有力的内容之外,Digiday还在探索各种有利于商业发展的可能。目前,Digiday Media的盈利有一半来源于Digiday.com的广告和内容营销收入,另一半则来源于各类会议和颁奖典礼。

举办会议

一开始,Digiday就是以主办大规模的行业会议起家的。在好友的资助下,他们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筹办了一次“数字媒体与广告大会”,拉到了300家内容生产商与技术提供商参会。那会儿,Digiday的名字还有点儿草率,叫DM2 Events(Digital Media & MarketingEvents)。在首次会议举办之后,它才改名为Digiday。

在2008年到2011年期间,Digiday一直在拓展会议版图。为了给参会者提供更好的交流空间,在2011年,Digiday将一日会议(Conference)升级成了级别更高“峰会”(Summit),每个峰会持续数天。

现在,每年Digiday都会公布活动大事件日程表,将北美地区作为活动的主阵地,部分活动也在EMEA区(欧洲、中东、非洲)和亚太区举行。

今年,Digiday预计举办20个峰会,主题覆盖创意代理商、零售、品牌、视频、出版、程序化营销等方方面面。在盛会举办时,Digiday主站也会进行直播,并在会后及时汇总观点。

除了级别较高的峰会之外,Digiday还会举办热门议题探讨活动(Hot Topic Event),聚焦领域也更加细化:如网红营销、数据驱动的营销、比特币与区块链等等。

设置奖项

目前,Digiday在每年设置数个奖项,其中有5个在北美举办,奖项分别为:最佳领袖奖、最佳视频奖、最佳雇主奖、最佳媒体奖和Digiday创意奖,每个奖项又有若干个细分。

以Digiday创意奖为例,该奖项下设17个分类,包括最佳品牌传播案例、最佳B2B品牌案例、最具创新精神的代理商、最佳创意团队等等。该奖项的评审团全由行业大佬组成,涵盖市场、广告、公关、新闻等多个领域。

覆盖求职:媒体人版Linkedin?

在今年3月,Digiday.com推出了Careers栏目,意图为雇主和业内专家打造一个专业社区,聚焦传媒业内的职业发展洞察与全新机遇。

刚刚起步的Careers,最主要的功能还是发布各类招聘职位信息,这类内容无疑最容易吸引点击、切中用户痛点。雇主在Careers发布招聘信息是要收费的,在网站上也明确地刊出了价目明细表。目前,该栏目有超过3000个职位被雇主们发布。

为了促进行业雇主们不断进步,Careers栏目正在主导最佳雇主奖(Dididay Worklife Awards)的评选,目前已公布了入围名单。它将在今年11月份正式颁奖,关注的领域包括公司的创新文化、社会福利、多元化与包容性、对员工成长的关注等等。

终极驱动:母公司的布局野心

Digiday.com的母公司Digiday Media这两年动作频频,不断发力内容生产矩阵。目前,除了内容提供商Digiday.com之外,Digiday Media还经营着两个全球性的媒体品牌DGLOSSY和TEARSHEET,并推出了创意内容代理商CUSTOM。这三个品牌发布的时间相当紧凑,几乎每半年就有一个新动作:

2016年5月

推出时尚、美妆和奢侈品垂直媒体GLOSSY;

2016年9月

推出创意内容代理商CUSTOM;

2017年3月

推出财经垂直媒体TEARSHEET。

下面,我们将视线聚焦于这三家正在发力的公司。

GLOSSY

因新技术的冲击,一向活跃的时尚行业也不得不重塑规则。在剧变之下,这个行业正好能够作为绝佳样本,用来透视新兴的媒体和技术如何改变行业的样态。正因为此,Digiday Media选择以时尚为突破口,创立GLOSSY来拓展自己的内容版图。

作为一个时尚美妆的垂直媒体,GLOSSY并不教你穿搭变美,而是想作为一个诚实而严谨的观察者,去记录这场新业态冲击下的行业质变——

现在的顾客越来越难懂了,人们到底如何消费时尚?

高冷的奢侈品纷纷拥抱电商,它们会遇到什么困境?实体店的出路又如何?

全新平台千千万,品牌主们中意哪一个?

这些话题,都是GLOSSY想要探知的内容。除了图文干货之外,GLOSSY也在建设播客栏目,每期节目长度约为半小时,邀请时尚行业大佬分享观点。

而在发布渠道上,GLOSSY也做了多元化的尝试,在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和Linkedin都进行同步更新。

TEARSHEET

TEARSHEET的前身是2007年成立的Tradestreaming,主攻方向为全球金融、科技行业的最新趋势。在2016年,它被Digiday Media收购,并将品牌重新命名为TEARSHEET(TS),于2017年重新推出。

目前,TS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内容建设,重点关注区块链、风险投资、无现金支付等前沿领域。围绕这些话题,它将邀请财经领域的重量级嘉宾,在纽约举办两场热门议题讨论会。

同样地,TEARSHEET也推出了自己的播客,每周更新,目前拥有约70万的订阅者。

CUSTOM

令人最意外的是,Digiday还不满足于站在传媒业边上当一个“观察者”,而是撸起了袖子,准备亲自上阵。

去年9月,CUSTOM正式“出道”,召集了一帮记者、编辑、艺术家、音乐家、摄影师,雄心勃勃地宣告:他们要生产最有意思的内容,并且是独家出品。

目前,它正在做多种尝试,包括使用HTML5技术制作大画幅的富媒体广告、制作Hightail系列创意视频、与IBM和Sysomos联合出品电子刊物、制作酷炫的可视化图表等等。

此外,他们也有一些实验性作品,比如给广告代理商PulsePoint设计了新办公室的背景墙。

基于以上种种探索,Digiday Media还对自身资源做了个全面整合,旨在为客户提供各种“与时俱进的解决方案”:品牌咨询、内容生产、项目运作……只要是客户遇到的业务困难,都是Digiday Media的服务范围。据官网数据显示,目前Digiday Media拥有400多个客户,参与运作1000余个项目。这样的运作,使其能够将观察分析与行业实践进行融合,二者得以相互促进发展。

对于自身的多样化布局,Digiday的高层Shareen Pathak直言:“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去建立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媒体公司,去覆盖到每一个我们所能触及的领域。”

正在向上生长的Digiday,是否能成长为真正的数字媒体巨头?让我们拭目以待。

====================

本文系腾讯新闻旗下媒体研究平台全媒派原创稿件。授权转载请联系全媒派小助手(微信号:qmp_001)。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全媒派”(ID:quanmeipai),阅读更多精选文章。

关注全媒派公众账号及时查看最新文章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