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the one

top
  • 婚姻七擒六纵

    tag:结婚证和离婚证 感情基础
  • 那些热腾腾的话题"烂尾"了

    tag:"求发泄" 微博时代"喜新厌旧"
  • 《人山人海》,谁的寓言?

    tag:威尼斯最佳导演奖 三个结局 电影审查
  • 死后尸体怎么办?

    tag:生物武器研究 家族徽章 做砂槌

上海首家"无障碍电影院"里,盲人观众在电台播音员和资深电影讲解员的讲解下,饶有兴致地"看"电影。

摄影 /钮一新

今天的世界和今天的我

还能输入140
怨到深处,合久必分;情到浓时,分久又合。难道这婚姻也有个开关,可以按个不停?

婚姻七擒六纵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朋友 分享到腾讯微博 作者 /黄金 王思勤 北璎 胡琼霞来源 /宁波晚报插画 /Kim Laurenti



(原文标题为《4年不到,小两口结婚7次协议离婚6次》)

董先生和张女士踏入婚姻殿堂还不满4年,却已经历了7次结婚,6次协议离婚。近日,他们又为了离婚问题闹上了法庭。

董先生和张女士来自河北,今年都是30岁。两人相识于大学,毕业后,张女士来到宁波工作,董先生也来到了宁波,2008年9月两人登记结婚,次年7月有了一个女儿。

女儿出生不到一年,董先生和张女士就协议离婚了,他们领了离婚证,并约定女儿归男方抚养,女方可随时履行探视权。“孩子生下来以后,他也不怎么管,每天就知道玩网游。”张女士说,这是第一次离婚的原因。

可张女士放心不下女儿,常常前去探望,两人感情便有些回温,半年后,两人重新登记结婚。

可惜,好景不长,两人又发生激烈争吵。这次争吵的导火索,是张女士发现董先生还和他的初恋女友保持联系。几次吵架后,两人再次去办理了离婚手续。

就这样分分合合,这对夫妻奇迹般地离了6次婚、结了7次婚。每一次,他们都去登记处办理了手续,领取过结婚证和离婚证,而且每一次,他们也都详细签署了离婚协议。

两人的最近一次复婚,发生在今年4月。但复婚后不久,夫妻俩一言不合,干脆闹上了法庭。

张女士在法庭上说,男方的父母都是退休工人,文化程度不高,且身体不好,难以照顾女儿。她的父母是退休教师,女儿跟着他们生活两个月后,就学会算两位数加减法。

董先生是这次的原告,他表示自己无法忍受动辄吵架、打架的生活,要求女儿继续归自己抚养,女方支付抚养费。张女士则认为自己才是照顾女儿的适合人选。

因双方情绪较为激动,法官决定待双方情绪平复些再行组织调解。谁知,张女士几天后又主动找到了承办法官。

原来,回去之后,张女士越想越觉得自己太过冲动,想到夫妻俩这么多年的感情基础,远在异乡的互相依靠,张女士表示自己不愿离婚。恰好前几天是董先生的生日,一家三口聚在一起,生日过得很是温馨。之后,她跟董先生进行了一次长谈,两人终于和解。

虽然很多热点事件的无疾而终令人沮丧,但是让‘表哥’们头疼的常态围观还是让人心怀希望。那么,下一个热点,人群中见。

那些热腾腾的话题"烂尾"了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朋友 分享到腾讯微博 来源 /晶报插画 /Kim Laurenti



这些天,热点话题一个接着一个,让人应接不暇。前些天大家还在关注"桥脆脆",然后延安车祸吸引了更多人的视线,而眼下,"表哥"的高档手表究竟有几块,则成为最IN的话题之一。

很多热点不能回头看,一回头尽是"烂尾"话题。哈尔滨塌桥事故的责任作何认定尚未分明,如何让卧铺客车不再充当"马路杀手"亦未有说法。如果将时间拉得更长一些,诸如采购"毒胶囊"的众多知名企业是如何处理的、蒙牛篡改产品日期又接受了什么惩处等等,都成了"悬案",而因为新的热点不断涌现,这些曾经"热腾腾"的话题早已"凉"了下来,被时间冲刷得面目模糊。

如果热点话题迅速由热变冷的现象确实存在,那么我们就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每有热点事件出现,大家可以热闹甚至"狂欢"一阵,但热闹过后,收获却少得可怜。起初追问的目的和希望达至的目标并未实现,惟一值得盘点的,大概只有诸如"公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之类的价值,如此而已。

一事未明,便迅速被"冷冻"甚至抛弃,或许部分折射着微博时代"喜新厌旧"的特点。海量信息扑面而来,新鲜热辣的事件不断涌现,人们无暇顾及既往,即便当时愤怒过、抗争过。但更能赢得认同的一种可能恐怕是:公众的注意力只是"被迫转移"。对一个热点事件保持持续关注又如何?很多事件追到一半,便无法再进行下去。运气好,或许会等来一句"正在调查处理之中",运气不好,任你民意滔天,都没有半句像样的回应。"正在调查之中",结果何时出来是一个猜不透的谜;没有半句像样的回应,责任人也不会受到半点像样的惩罚。如此,人们若再继续关注和追问下去,倒显得自己像在搞行为艺术。

因此,对于热点迅速切换,似乎又可以有新的理解:人们明知关注和追问多半没有结果,但只是"求发泄"和"碰运气"。没有结果,能够借事抒怀发泄一番,也是好的,比如对采购"毒胶囊"的知名企业的质疑,比如对蒙牛丑闻不断的抨击,明知"利字当头,大树难撼",但说出来至少心里会畅快些。如果运气好,比如让"上访妈妈"唐慧早些走出劳教所,那便是"意外惊喜"了。而既然只是或者只能是"求发泄"和"碰运气",热点迅速变冰点,自然不会有太多人计较。

也有执着换来"硕果"的例证。譬如网友"@厦门浪"连续49天的追问,终于盼来了广州市城管局500字的回应。但一来这样的例子少得可怜,二来近乎乞求换来施舍的追问,既不值得欢呼,也不值得复制。因此热点话题难逃迅速变冷的结局,似乎隐藏着某种必然。

如果每次关注和追问都能轻松获取令人满意的结果,那么持续关注热点事件必然成为人们的习惯,反之亦然。也有让冷掉的热点重新回温的办法,比如在媒体和微博上不断给予提醒,但这些技巧性的做法,却未必能成为公众对抗遗忘、捍卫记忆的灵丹妙药。让人心不至于"冷"掉,有些话题才可能重新"热"起来。

很多人问,既然有真实的、不那么绝望的新闻事实存在,为什么你还要把他加工得更愤怒、更绝望?蔡尚君说,他拍的是一个寓言。

《人山人海》,谁的寓言?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朋友 分享到腾讯微博 作者 /洪鹄 蒲思恒来源 /南都周刊插画 /Kim Laurenti



7月,侯孝贤来北京参加中国电影资料馆为他举办的回顾展,说起一件往事:1989年他拍《悲情城市》,拿给台湾当局审查没过,他就直接送去了威尼斯电影节。本来回来是要受罚的,结果一不小心在威尼斯得了大奖。而在此之前,台湾电影在三大电影节的金奖上从无斩获。于是当局突然变得很不好意思,在他们回来后主动要求重审,一审即过。

台下大陆观众会心而笑。蔡尚君是其中笑得最百感交集的一个——22年后,他的电影《人山人海》几乎重复了同样的故事。

去年9月,《人山人海》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奖,整件事在蔡尚君看来纯属意外。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电影有四部,除了《人山人海》,分别是许鞍华的《桃姐》、杜琪峰的《夺命金》和魏德圣的《赛德克·巴莱》,"哪个都比我阵容强大,哪个都比我浩浩荡荡。"除了一个后来赶到谈片约的香港投资人,蔡尚君是一个人去威尼斯的,因为根本没抱得奖的希望,几个主演陈建斌忙着去首尔电视节,陶虹在家带孩子,吴秀波在赶连续剧。《人山人海》在威尼斯放了两次,第一次机器坏了,第二次放到一半现场着火——当时恰巧是床戏,蔡尚君心里直嘀咕"我这电影有这么难看么,床戏你们都撤",头一抬才发现汽灯上火光四射。他跑出去抽了几根烟,待工作人员把火灭了,观众陆续重新入场,坐定,终于容他在银幕上把这个90分钟的故事讲完。

《人山人海》改编自数年前的一则真实新闻,贵州六盘水水城县,"摩的"司机代天云为人所杀,凶手杀人后劫车而去。警方办案不力,代天云的五个哥哥决定自己追凶。一年后,代家老三在广西一个砖厂找到了凶手,他们用一条铁链把他绑住,押回了六盘水并交给警方。

但蔡尚君改变了这个故事的结尾。这个机智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有点戏谑甚至可以说皆大欢喜的结局,被蔡尚君取消了,他让《人山人海》成了一部一黑到底、不留希望的电影。

在威尼斯,《人山人海》激起的评论两极分化。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称"评委会深深感动,感谢电影为我们展示了从未见过的世界"。而嘘声主要来自中国观众以及媒体团,贩卖国家的贫瘠与黑暗面、投机拿奖是对于蔡尚君的主要质疑。

"很多人说,既然有真实的、不那么绝望的新闻事实存在,为什么你还要把他加工得更愤怒、更绝望?"

蔡尚君说,他拍的是一个寓言。

水城传奇

蔡尚君是导演界的大龄新秀。2006年他完成处女作《红色康拜因》时,已是40岁高龄。其实他一直在电影和戏剧圈晃悠,上世纪90年代当编剧给张杨写过《爱情麻辣烫》和《洗澡》,还导过先锋话剧《保尔·柯察金》。2000年前后,他看中了编剧李樯的一个剧本,摩拳擦掌想拍出来,最终失败。"电影不像戏剧,带着一帮演员在房间里排练就可以了。那时候,我审美到了,但能力没到。"

这个剧本后来被顾长卫拍成了《孔雀》。蔡尚君看完,"我心服口服。"

2006年《红色康拜因》在釜山电影节拿了影评人大奖,在希腊也得了一个奖。电影节太多,拿完奖也没人记得,蔡尚君继续为他的下个片子发愁。他本来想拍徐则臣的小说《跑步穿过中关村》,死活没获批立项。2008年底,他看到了《南方周末》上关于代家兄弟千里追凶的新闻,"很传奇",便拿来跟编剧顾小白和顾铮讨论。

顾小白最初觉得意思不大。"其实有点像《秋菊打官司》,都是一根筋的小人物,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想要讨个说法。"他觉得这种题材不乏片子去表现,如果要拍得精彩抓人,就又成了类型片——平民英雄、完成不可能的梦想。"观众看了会觉得解气,但其他就没了。"

他们还是去了一趟六盘水,见到了代家五兄弟。其中,老三——就是最后捉到凶手的代成富令人印象深刻。代成富不是想象中那种老实、木讷的农民典型,他出过大山,打过工,还办过厂,最终失败才又回到水城老家。代成富心思细腻,头脑缜密。蔡尚君举了个例子说明代成富的性格:代天云忌日那天,有乡亲来骗吃骗喝,说我能告诉你凶手藏在哪儿,你给我多少钱。代成富就盯着对方眼睛说:"一万少了,我给你一万二。但你给我的不能只是线索,你要告诉我这个人藏在哪儿,我必须要真的能找到这个人。"对方立马就退缩了。

顾小白觉得,代成富身上有着非常中国的智慧:他坚韧,也狡黠。"比如他抓到凶手带回村里,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喊公安,而是游街示众,然后打电话给记者。"代成富给顾小白看过他在山东打工时写的诗,"是他看仓库的晚上写的,说月亮很亮,人很孤独,但孤独很好。"他说自己的偶像是金日成。"他是一个复杂体,我没有问他为什么。"

对追凶故事的兴趣逐渐变成了对老三这个人的兴趣。在蔡尚君的设计中,他要拍的电影中故事发生的动因也从兄弟情深变成了片中主人公(老铁)这个复杂的人内心对出走的隐秘渴望。"他打工失败,回到家,本来没有什么理由再出去,因为出去也挣不到什么钱。追凶给了他一个借口。"在顾小白一开始写的剧本里,老铁把村民叫到屋里,说你们必须每个人给我五百块钱,因为我现在要自己去抓凶手。"他也不是为了钱,他是为了逃避,逃避原来的生活。其实他在路上有时候甚至会去景点玩个一两天,也没人知道,都以为你一路上都是血海仇深千辛万苦的。"

蔡尚君他们去找代成富的时候,凶手还没判刑。代成富很高兴蔡尚君给他带了好几份报纸杂志——上面都是关于他们代家兄弟的报道,并悉心收好了名片。蔡尚君晓得,这些都是代家和政府谈判的"砝码"。

"从一个老百姓的角度,我理解他,支持他的做法,这是他了不起的生存智慧。"蔡尚君说,"你不干的事,我干,我干了你还说我不该干,我再跟你赔笑脸,跟你妥协,跟你周旋。这么一种微妙的、戏谑的、你来我往的关系,是不是人生态度?是,我承认这还是一种聪明的、举重若轻的态度。但我们能不能有别的态度?有没有可能重新梳理它?"

三个结局

现实中的代成富是在一个砖厂里找到凶手的。电影中蔡尚君决定把这个场景移植到更有冲击力的煤矿。为了选一处合适的外景地,一行人从贵州到四川到山西,大大小小走了一百多个矿,走得几乎绝望。他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矿上的澡堂子,水龙头上挂着衣服,墙上写着编号,"就像墙上吊着无数人"。"人到了矿上就像当了奴隶,每走一步路都有人看着,暗无天日,无路可逃。一座黑煤矿就是一座集中营。"

《人山人海》里,蔡尚君让老铁在黑煤窑里找到了杀他弟弟的凶手。两人都想逃,但逃不出去,成了一根锁链上的蚂蚱。蔡尚君想让凶手意外死亡,失去了复仇目标的老铁再也无法忍受人间地狱的生活,振臂高呼带着整个煤窑的工人炸掉了煤矿。

蔡尚君把剧本拿给几个演员看。吴秀波一看便知:"老蔡,我知道你这要讲的就是造反的事。"他最后演了凶手萧强。但演老铁的陈建斌不同意这个结局。陈建斌觉得老铁做不到这一点,"他走到这个人物里、体验了这个人物之后,觉得他做不到这一点。矿工罢工,炸掉煤矿,是不是太理想主义了?"

蔡尚君承认,这确实是自己内心革命情结的投射,过于浪漫。

蔡尚君最后接受了陈建斌的建议。在威尼斯电影节,《人山人海》的结尾里,吴秀波饰演的萧强最先想炸掉煤窑逃跑,被人发现后打死。老铁失去了复仇目标,也无望逃出黑煤窑,他打伤了工友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男孩,然后布好炸药,和整个煤矿同归于尽。唯一活下来的是那个因伤没有出工的男孩。

在威尼斯电影节,这个黑暗的结局饱受争议。仅仅因为复仇目标的消失,就要拉着所有人同归于尽?在一些影评人看来,这样的处理不但暴烈几无人性,也缺乏逻辑上的合理性。但蔡尚君认为,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当他们四下漂流,没有身份,做着毫无明天的工作,这些流动在矿井深处和城市边缘的人就是几千万个小炸弹,忍受着,带着各种能量,随时准备爆发。"这就是中国现在最大的现实。"并且他坚称,老铁的举动不仅仅是毁灭,他是在超度,当此世的生活已毫无希望可言,需要一个人来解救众生。"我不否认他成了一个审判者。"

威尼斯折桂之后,《人山人海》复制着当年《悲情城市》的路径。蔡尚君拿到了送审前没拿到的内容审查通过令,和"有关部门"唯一的分歧在于片子的结尾。对方希望蔡尚君最好能把和煤矿有关的戏全拿掉。蔡尚君说,这怎么可能。他拍得很省,每一个剪辑点都是事先想好了的,几乎没有多余的素材。最后他还是妥协了,为了拿到公映许可证、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故事,今年4月他带陈建斌补拍了两场戏,于是现在我们能在大屏幕上看到的结尾是:

老铁炸掉了黑煤窑,解救了所有的矿上兄弟。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是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是一个普通人。你都可以向任何人提问,提任何的问题。我们负责为你搜集问题的答案。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朋友 分享到腾讯微博



问题

查无此人问anyone else

你希望怎么处置(处理,安葬,料理or打发)自己的尸体?我舅舅给我外公外婆预定了几万块的公墓(真是前卫的做法,一家子人在饭桌上讨论墓地特来劲),可我觉得认识的不认识的埋在一块儿有什么意思啊,夜里无聊阴风阵阵的还逼着围成圈圈聊天。万一生前生性孤僻呢,到了地府还被孤立。于是本问题就应运而生……举个例子,我希望我的骨灰能撒在海上。千万不要是那种我和我妈花了一万块参加旅行团(一路都是购物店,嗤)去的渤海那块儿,脏。活着邋遢,死了就得干净点。海,就我国南海曾母暗沙以北吧,不能死了还被人扣上不爱国的大帽子,自从同学欧洲夏令营回来后说埃菲尔铁塔下面脏死了,我就对在阴雨蒙蒙的日子里站在伦敦塔桥上静静地看泰晤士河水缓缓流出(or流入)伦敦的理想彻底不感冒了。一生没给国家作出什么贡献,死了也不愿占着那一方泥巴,骨灰撒了挺好,免得将来城市发展规划到了农村边缘,还影响国土建设。想知道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怎么想……

回答

编辑答查无此人

我们采访了一些人,以下是他们的答案。

刘阿飞,男,IT技术员

请把我烧了,希望我体内留存的重金属足够塑一座纪念碑。

潘华,女,会计

作为一个体重150斤,身高161厘米的女胖子,我想死后应该能用尸体炼点油出来,平衡一下市场供需关系,为控制油价作出贡献。

王科,男,销售

作为一个吃着苏丹红、敌敌畏以及三聚氰胺长大的孩子,我想把我的尸体捐献给进行生物武器研究的机构,看看有什么武器比我的尸体更厉害。

任菲,女,媒体编辑

烧了,肯定得先烧了,然后希望把骨灰做成戒指,比如藏在宝石的背面,当成家族徽章之类的一代一代往下传。

舒一白,女,前台

如果我没活到60岁,并且比我老公先死的话,请把我的骨灰偷偷撒在家里房间的那盆吊兰里,我想看看那个死老头老了以后还行不行,毕竟,他跟我夸下海口说60岁的男人也有性能力。

徐梅,女,行政

能把我的骨灰做成沙槌么,用来替代沙槌里的碎石子什么的,音色一定很特别吧。你知道,我的梦想其实是玩音乐,谁知道做了个行政呢!

还能输入140

关于我们

"一个",是由韩寒主编的电子读物。

每天,我们从纷繁叠出的影像中为你选取一个。
每天,我们从不停涌现的报道中为你选取一个。
每天,我们为你提供一个评论,探讨一种思考事情的方式。
每天,有一个散文或者小说或者杂文等你慢读。
最后是一个问题,你可以想问谁就问谁。我们帮你问,帮你搜集回答。

周末不定期打烊。

你如果看到好文章和大家分享,或者有问题要问,可以在腾讯微博上告诉我们。
也可以email至oneonce@qq.com
  • 一个

  • 韩寒

  • 马一木

  • 小饭

  • 蕾蕾菜

  • 周云哲

  • 何禾

  • 动感小超超

  • 金怡玉玲

  • 亭林镇独唱团

  • 种春风

微博话题

the on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