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记者会透露哪些经济信号
今天的总理记者会,17个问题中,经济问题占了8个——经济会不会继续放缓?中国是否已进入通货紧缩?怎么看金融风险的累积?是否会出台新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
媒体抛出的问题几乎个个犀利。
那么,问得到位,答得又如何?
态度不多说了,还是熟悉的李氏风格——来者不拒,有问必答。
更重要的是,今年的记者会,透出大把积极的经济信号。
一、长期预期 当期信心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克强对于中国经济增速问题的判断。
总理给出的最新表态是:“如果速度放缓影响了就业收入等,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我们会在稳定政策与稳定市场对中国长期预期的同时,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来稳定市场的当期信心。”
表态背后的积极信号很清晰——市场需要长期预期,但也需要当期信心。这就好比负重爬坡,应该减速换挡,但决不能失速溜车。
意思再清楚不过了:如果市场有需要,政府该出手时就会出手。
为什么这么有底气?
用总理的话说:“这几年我们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可以说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fly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