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5日电 美国《侨报》24日刊出评论说,看奥巴马和罗姆尼的激烈选战,中国成两党的批驳靶子,凸显美国的现实焦虑。目前观之,奥巴马胜算稍大。但再给奥巴马一个任期,他恐怕也静不下心来搞内政,前一个任期的两大误判会耗费掉他不少政治成本。
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即将再次迎来4年一次的总统大选。上个轮回,华尔街危机使世界饱受创伤,也警醒了寅吃卯粮的美国人。所以,美国人放弃了高贵的第一夫人希拉里和曾经的越战英雄麦凯恩,选择名不见经传的黑人小子奥巴马,求变决心可见一斑。
奥巴马也希望像林肯 和罗斯福那样拯救美国。应该说,奥巴马的成绩单还不那么糟糕:两轮“量化宽松”给美国经济止住了血;清算了小布什的反恐负遗产,击毙了“9·11”事件元凶本·拉登,让美国人消除了一块心病;从中东战略回撤,重返亚洲;强力推行全民医保;失业率降至10%以下……
但美国经济还未真正复苏,美国人还看不到繁荣时代的愿景。两党政治的特性又决定了共和党只会紧盯奥巴马软肋硬伤猛烈攻击,以夺回白宫宝座。在大选关键期,本可算奥巴马政绩的“阿拉伯之春”和重返亚洲“巧实力”布局反成大麻烦。
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前提是,奥巴马政府认为美国的中东困扰已经化解。现在,中东地区再度复杂,美国不得不投入更多精力、财力甚至兵力重返这一地区。这也说明,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布局建立在误判之上,且面临着中东地区的掣肘,在亚洲的“巧实力”事实上变成了弄巧成拙。
即使在东亚地区,虽然相关国家确实对美有强烈的向心力,尤其是日本、菲等与中国有岛屿冲突的国家。但亚太区域的地缘政治形势也朝着美国不愿看到的失衡劣势发展。中日钓鱼岛冲突愈演愈烈,美国防长帕内塔不得不到中日两国游说调停,虽然美国务院和国防部坚持钓鱼岛冲突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但帕内塔释放的信息是“不持立场”。美国希望以亚制华给中国以地缘围堵的压迫,但也不希望搞到局势失控,即如中日之间的针锋相对那般。否则,美国将处于难以抉择的难堪境地。
在中东,美国太乐观,太高估西方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在东亚,美国太急切,鼓动亚洲国家对中国的压逼又过于草率。因此,美国在中东收获的是恐怖袭击乱局的重来,在东亚面临的是难以控制的地缘危情。
看奥巴马和罗姆尼的激烈选战,中国成两党的批驳靶子,凸显美国的现实焦虑。目前观之,奥巴马胜算稍大。但再给奥巴马一个任期,他恐怕也静不下心来搞内政,前一个任期的两大误判会耗费掉他不少政治成本。(张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