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江上游贵屿段,江水虽然乌黑,但与自来水价格相比,村民还是宁愿在河边洗衣服
逃离练江
“当地老板,比较有钱的跑到汕头去买楼,财力不够的到县城去买楼。他们也意识到住在当地不行了。”然而,“可以看到,收入越低者,受环境污染的影响越大,他们规避环境污染的能力越低。”
病重难问药,深陷困局
上世纪末,练江治理就纳入了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多年来,一系列治理文件和措施相继出台。
1997年,练江流域整治被列入广东省环保局“碧水工程计划”;2001年,广东省政府特别制定了《练江流域水质保护规划》,提出至2010年前将劣V 类水质提高至Ⅲ类标准;2004年,汕头市提出的《汕头市练江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到“两年初见成效,四年控制污染,六年水质达标”,到 2010年,练江汕头段水质要达到良好水平,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即Ⅲ类水的要求。
这些规划和目标,如今看来几成笑谈。
在彭少麟看来,一条污染河流的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可把河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水,第二部分是河床,第三部分是地下水,光河床的物理性状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全部恢复。”更不用说短期内实现大幅改善。
练江治污面临三大问题,生态补充水有减无增,无害化处理工程推进缓慢以及沿岸产业转型不易。
按照汕头市2004年的治理方案,当中提出要加快工业污染整治、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河道整治等6项任务,在6年的时间内投资19.43亿元,拟建14座污水处理厂和14座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场。
记者从汕头市环保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只建成潮阳区污水处理厂、潮南两英污水处理厂、峡山污水处理厂3座污水处理厂。普宁地区第一个污水处理厂直到 2008年才动工,2011年投入试运行。14座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场则依旧是纸上谈兵。汕头市环保局副局长蔡怒潮说:“潮阳、潮南、普宁至今都还没有一个符合卫生标准的合格垃圾处理场。”方案实施中,整治资金一直捉襟见肘。汕头市环保局有关领导透露,练江流经汕头的潮阳区、潮南区财政状况都不是很好,完全靠财政投入很难解决问题。
而对于工业污染的整治,对污染企业的监管也面临难题。潮汕地区人口密度大,练江流域各镇工业从业人员过百万,找不到合适的替代产业前,简单关停不是办法。汕头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已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但是作坊式的加工模式防不胜防:“他们的成本非常低,就算发现一家打掉一家,包括没收、拆除设备,也丝毫没有作用,过两天又到另一个地方继续生产。”郭敏玲也透露,政府部门曾打击洗金行业,“结果洗金工人一般白天不工作,晚上八九点才上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