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现代快报 (微博)记者:
负利率时代,居民的储蓄每天都在缩水,有一个统计说,前两年全国居民人均财富蒸发了500多块钱。请问周行长,这个统计是否准确?负利率时代是不是就此终结了?我们在采访中还有委员讲到,说国外大多实行的是复利率计算,这样结算的利率是否高于实际公布的利率?请问我们国内有没有可能推行这种利率计算方式?
周小川:
实际利率,也就是利率水平减去价格因素,到底是正是负?最近的评论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看一年期存款实际利率到底是正的还是负的;同时最近也有一些文章评论,要看一年期贷款实际利率是正的还是负的。所谓一年期贷款利率是正是负,主要考虑的角度,是贷款便宜了还是贵了,会不会引起贷款资源的误配置和浪费等问题。至于存款,我刚才特别强调了,存款利率和CPI相比,还有个期限问题,因为有一年期的、三年期的,还有五年期的存款,所以要具体有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