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底农业部向中国自主研发的抗虫水稻和植酸酶玉米颁发安全证书的那一刻起,“转基因”这个话题在中国突然热了起来。
近来,当支持转基因的人士在《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媒体连续发表重磅文章的同时,各种反转势力也加紧活动,原本已经传播了一段时间的各种信息也被搅动着翻腾上来。近期看到网上风传关于“郎咸平谈转基因”的文章。虽然笔者对经济学不甚了解,但看到这位“经济学家”的言论中出现了诸多事实错误,作为一个科普工作者,有必要纠正一下这些明显的谬误。
安全性:文献在哪里?
在郎咸平正式出版的通俗读物《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中有这样一段话:“‘迪卡008’里面有什么?请注意它是转基因的。如果农民把‘迪卡008’种了之后,产生的新的种子下一代再拿来种,再下一代再拿来种,第三代之后产量会大幅下跌。”
必须指出一个严重的事实错误:迪卡008是杂交玉米,根本不是转基因玉米。稍具农业知识的人都知道,传统杂交育种的作物产量本身确实一代不如一代。把产量下降和转基因联系在一起,完全是一个农业门外汉的观点。相反,相比杂交育种,转基因育种更能保证种子延续上一代的遗传特征。
而在广东卫视“财经郎眼”的访谈中,郎咸平更是对转基因发表了一系列令人费解的言论。
“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世界最大的种子公司美国孟山都,它们出厂的转基因玉米,对人体的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2008年,美国科学家也证实了,转基因玉米用在小白鼠身上,发现它的免疫系统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