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航)京津地区将建立大气环境综合观测站,实时监测京津地区的雾霾天气,以及包括PM2.5在内的细颗粒物。该监测站监测数据将主要用于科学研究,暂时不对公众发布。
随着京津地区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也逐渐严重,灰霾天气下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影响着两地人民的健康。环保专家介绍,像PM2.5这样的极细小颗粒物,在大气流作用下传输距离可以很远。
日前,天津市气象局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签署了“关于共建武清大气环境综合观测站”的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在天津武清区,将建立首个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系统。通过该系统,将对两地的环境和气象开展综合监测,不仅包括一般大气污染物,还包括目前较受重视的臭氧和PM2.5、PM10等细颗粒物。监测还将分析京津区域大气污染成因,以及污染物在两个城市间的传输、二次污染物的形成等。此外,该监测系统还将对京津地区低能见度的雾霾天气进行监测和预报,分析大气污染成分对人体的影响等。
今天上午,天津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经制定了该监测站5年的建设规划,根据规划,监测数据主要用于科学研究,暂时不对公众发布。
■ 名词解释
PM2.5
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它在大气中含量很少,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影响。其含有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也有较大影响。
PM10
指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新华网北京12月4日电(记者 张淼淼)今冬初雪给京城带来了一个阳光充足的晴朗周末,但4日傍晚,大雾突袭北京,并将延续至周一白天。
记者从北京市环保局了解到,3日、4日周末两天北京空气质量均在良好级别,但4日傍晚出现的大雾将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很大威胁。专家表示,大雾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会使空气质量明显降低,影响身体健康,居民需适当防护,比如佩戴口罩、围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