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978年9月,在一次对本国神职人员的讲话中,卡扎菲警告他的听众:如果继续反对他,他就会烧掉《绿皮书》,而用毛泽东的“红宝书”代替。
无处不在的卡扎菲
面带微笑的画像仍然出现在政府的印花上,在学校里注视着孩子们的脸和书包,在茶杯底部盯着饮茶者的脸……
美国原本以为培养了一个自己的小兄弟,而且是有着大量石油的小兄弟。但卡扎菲上台的第二年,就宣布收回美国在利比亚的惠勒斯空军基地,赶走六千多名美国军事人员。
这意味着美国失去了在非洲最大的军事基地,一个直接监视苏联在黑海和地中海军事动向的前哨阵地。
1972年,卡扎菲又宣布废除了前国王与美国签订的9项军事、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并公开宣称美国是阿拉伯国家的“头号敌人”。在“触犯”美国的同时,卡扎菲积极向苏联靠拢。美国政府对卡扎菲这一系列做法极为恼火,里根上台后,决定“捏一下这个不听话的卡扎菲的鼻子”。
1981年8月18日,美国第6舰队在距利比亚海岸不远的海域进行军演,直接引发了一场短时间的空战交火。
之后的“美国环球航空公司847航班事件”,以及几起针对美国人的恐怖事件,让中央情报局认定卡扎菲是主谋。
卡扎菲的画像到处可见,他说自己讨厌个人崇拜,但“他们坚持这样做,我有什么办法”。面带微笑的画像仍然出现在政府的印花上,在学校里注视着孩子们的脸和书包,在茶杯底部盯着饮茶者的脸……
然而没有几个利比亚人亲眼见过他。经过几次未遂的暗杀和几次破产的政变后,卡扎菲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了。动辄两队武装护送车向相反方向开出,两架飞机一齐起飞。他乘坐的飞机在其登机前两个小时还不知道是否会起飞。
让其他国家领导人气愤的是,直到卡扎菲的飞机来到自己的领空,驾驶员才请求着陆,只说:“飞机上有一位要人。”
中情局针对卡扎菲的7次暗杀都未能成功。
1986年4月15日凌晨2点,多架美国战机飞临的黎波里,扔下500磅的激光制导炸弹和2000磅重型炸弹,41人在空袭中丧生,包括卡扎菲15个月大的养女汉娜,而他本人则安然无恙。从此,钢筋水泥的封闭空间使卡扎菲感到极为不安。当他在外时,他更愿意呆在随身携带的贝都因人大帐篷里,而非酒店。他的这种偏好让全世界的礼宾处都曾乱过阵脚。2007年,在巴黎,卡扎菲住了一周的帐篷。
在参加2009年联合国大会时,卡扎菲试着在纽约3块不同的空地上搭建帐篷,其中一块还是美国亿万富翁唐纳德·特朗普名下的。虽然卡扎菲拿到了一纸租赁,但是贝德福德镇政府却以没有许可证为由,下令帐篷搭建工程立即停工。当地检察官表示,“搭建帐篷违反了多条贝德福德镇的法律法规,既然这块地属私人所有,就必须遵循我们的法律法规。在这件事情上,外交豁免权也无济于事。”
不得已,卡扎菲最后只能入住利比亚驻美使馆。
一份标题为“卡扎菲怪癖一览”的电报在联合国2009年大会之前发出,列明了这位铁腕人物的一些怪癖,例如害怕飞越水面、拒绝攀爬超过35级的台阶等。
或许正是行事古怪,才使得卡扎菲躲过一次又一次的暗杀。
原创策划:
[转型中国]第20期:1883·晚清自强大搞鸦片财政戕害民生
国史当代:
开国上将因称毛泽东为“老毛”而被批斗 2011.02.25
沈志华等:中国的改革就是去苏联模式化 2011.02.23
大饥荒毛泽东降饮食标准 厨师往葱花饼里藏肉 2011.02.24
胡适之子留在大陆撰文批判父亲最终自杀 2011.03.02
朱自清拒领美国救济粮而饿死乃后人杜撰 2011.02.23
国史近代:
李大钊狱中供词原文:并无刑讯有问必答 2011.02.22
周恩来:没有肃反运动,刘志丹就不会死 2011.02.17
胡适批判孙中山:我们何时才可以有宪法 2011.02.18
毛泽东参加一大的时候是团员还是党员? 2011.01.27
陈独秀晚年:坚信民主必将战胜专制独裁 2011.02.16
深度推荐:
[活动]“国家记忆2010·致敬历史记录者”名单揭晓 2011.01.17
[世界]平壤户口与朝鲜维稳:种种资源优先配置 2011.02.25
[深度]徐友渔:民族主义者应承认民主宪政方向 2011.02.28
[新闻]《党史》二卷问世:对文化大革命要彻底否定 20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