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两会:网络反腐获中国舆论支持
一年一度的两会已到尾声啦,不过外媒的关注热度依旧不减。在报道昨天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京闭幕消息的同时,外媒已经开始了对此次两会的盘点阶段。两会国际报道为何“热到最后”?新新认为,中国人看两会,关注的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热点,像经济啦、房价啦、医改啦,外国人看两会,其实关注的也是和自己密切相关的问题。在世界已成“地球村”的今天,各国都面临着包括经济复苏、稳定房市乃至医疗改革在内的“疑难杂症”,而影响力日益提升的中国借助两会这一契机开出了怎样的“处方”,正是各国最关注的两会世界价值所在。
美联社
政协今年“也很忙”
美联社昨日报道说,中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闭幕会议上发表的讲话表明,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保持经济增长,中国政协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报道援引贾庆林的话说,“今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
美联社注意到,今年中国政协委员们提交的5430份提案当中,至少有40%聚焦于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另外有约1100条提议是关心社会和谐及稳定问题的。
美国《中华商报》
网络议政成新风两会民主气氛浓烈
该报发表社论说,在两会举行期间,中国各党派、社会各界已凝聚起“调结构、惠民生”的共识,开始转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国际发展中的全局性问题进行前瞻调研,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保障、改善民生献计出力。
社论说,政协会议民主气氛越来越浓,通过交流形成共识,政协大会会场内外激烈讨论。同时,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空前高涨。网络上的各种调查,成为了解主流民意的风向标。博客、微博客等网络议政新载体,使政协议政和民众议政同步进行。
日本《产经新闻》
网络批贪获中国舆论支持
日本《产经新闻》刊文解读两高报告,文章说,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全国人大作了工作报告。该报说,目前中国通过网络揭发贪污腐败的情况在日益增多,这种通过网络批判官员的做法得到了舆论的支持。
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两高报告指出司法不公危害社会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发表文章,关注中国最高法院院长王胜俊所作报告有关司法系统存在的问题,认为这一报告点中当前司法腐败的典型积弊。文章说,司法不公对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秩序都会造成危害。
美国《星岛日报》
亮出质询权
中国人大“图章”变硬
该报10日报道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9日强调,今年将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加强对经济工作和解决民生问题的监督,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确保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
报道说,这是2006年8月监督法生效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将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询问和质询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
阿根廷《号角报》
中国在世界上行使经济和政治权力
今年,中国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了8.7%。第4季度的增幅高达10.7%,这一数字很可能将代表今年中国的增长水平。
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过程与中国有着很大的区别。当年,日本选择放弃国际政治权力,将全部安全利益托付于美国。中国则不同。
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中国都谋求在世界上扮演像美国那样的重要角色。中国特别重视安全问题,尤其是领土问题。
是改革之路和融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选择,使中国取得了值得骄傲的发展成就。也正因为如此,政治和经济对中国来说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构成了从两个角度进行观察的同一个现实。
[责任编辑:fundy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