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S三个女儿度假逛名店个个美翻天,7岁许老三长超高
127评新华网南京1月28日电 (记者邓敏)利用微电子神经桥和互联网技术,在南京和北京之间实现两只蟾蜍互感互动。28日,在南京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这项研究的负责人王志功教授宣布实验获得成功。
来自东南大学、南通大学、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的学者,组成南京和北京两个小组。在一只坐骨神经已与微电子神经桥发射端连接的蟾蜍脚趾上,北京实验小组给蟾蜍一个刺激,使蟾蜍腿产生缩腿动作。微电子系统将此神经信号放大处理后通过3G无线互联网传送到南京,南京的实验小组将北京蟾蜍的坐骨神经信号接收、处理,刺激本地蟾蜍的坐骨神经。这时,南京的蟾蜍做出和北京蟾蜍相似的缩腿动作。反过来,南京的实验蟾蜍缩腿时,其坐骨神经上的神经信号传送到北京后也控制北京的实验蟾蜍产生类似缩腿动作。两地的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从而,验证了千里之外两只蟾蜍可以实现互感互动的科学设想。
据王志功教授介绍,由于人们现在还不能解读肢体运动的神经编码,所以用人工控制信号产生的肢体运动与正常人肢体运动的自由度与和谐度相去甚远。根据本次实验结果推想的方案,未来有可以通过“微电子神经桥”和无线传输技术,将健康人肢体运动相关的神经信号与瘫痪病人的运动控制神经系统联系起来,从而使瘫痪病人的肢体在健康人动作相关神经信号的控制下,完成类似的和谐动作,达到康复锻炼的目的。也可以将在千里之外的机器人的信息系统通过“微电子神经桥”和无线传输系统与本地人的神经系统联系起来,使异地的机器人在本地人动作相关神经信号的控制下,完成类似的高难动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动物神经系统非常复杂,目前国外专家也只对神经信号进行了探测或再生的单向试验,而把探测和再生联合起来,并通过网络远程联动的实验,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
[责任编辑:terryli]
大山里的90后聋哑妈妈,美如天仙命运多难,陪女儿快乐成长
俄最新锐战略核潜艇再展雄姿,094型与其差距仍在肉眼可见水平
98年凉山小伙14岁跑马帮,常年在深山密林,月入最高30万
清末时期京城街景,生活在内城的人们
女童重病已花130万至少还需80万 父亲每日唱黄梅戏卖茶救女
准新娘要求父母和公婆陪她再结一次婚:我一个人不敢结
小马宝莉友谊的魔力
小马国里的魔法表演
女孩们的友谊艾莲娜公主第1季
多练习多熟悉就能做到
公主排除万难蜕变女王闪电豹
闪电豹和同伴们的探险记
闪电豹和同伴们的探险记白羊座
今天对于一切的工作都是那么专心致志,隔一段时间就要起来走动一下,才能保证有更高的效率,期待已久的事件总算有了一个交代,虽然不是满分,但也算是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