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泳池频破纪录,因比标准长度短2厘米?

腾讯较真 | 丁阳 2016.8.16 16:30

流传报道

前日,里约奥运室内游泳比赛全部结束,共有7个项目的世界纪录被打破。对于这个现象,有俄媒爆料“本届里约奥运会的泳池长度比标准要短2厘米”,所以才会接二连三传出打破世界纪录的喜讯。这个说法是真的吗?


网友看法

查证过程

这个说法源头只有一个,来自于某俄罗斯体育评论员,且说法自相矛盾

这个说法的来源是俄罗斯体育评论员尼古拉·亚列缅科(Николай ЯРЕМЕНКО),本次里约奥运一直在“Komsomolskaya Pravda”这个俄罗斯电台担任评论嘉宾,并且在这家电台的网站写博客,内容是关于里约奥运的各种感慨和八卦,包括朝韩选手自拍、秦凯向何姿当众求婚什么都会提一下,更像个段子手。

在11号的时候,亚列缅科同时在电台和博客谈到了“里约游泳池的秘密”这个问题,按照电台里的说法,以及俄媒的解读①,他似乎是自己用卷尺测量了里约游泳池的长度——“对泳池的测量结果表明,它短了2厘米,听上去似乎不足挂齿,但百米赛的成绩一般是50秒上下,2厘米就相当于0.04秒,一个来回便可提高成绩0.08秒。”但在博客②里,亚列缅科说的有所区别,“在跟里约奥运会泳池的建造者和设计者深聊后,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次赛事这么多纪录被打破了。”看上去他自己并没有去测量。

尼古拉·亚列缅科提到泳池“短了”的博客文章尼古拉·亚列缅科提到泳池“短了”的博客文章

即使真的“短了2厘米”,也不能导致世界纪录频频被破

暂且不管亚列缅科的说法是真有来源还是他自己编造的,我们不妨先看看“短2厘米”能不能导致世界纪录频频被破:如同亚列缅科自己所说,百米赛的成绩一般是50秒上下,但这本身就是一个来回了,一个来回造成2X2厘米误差,50秒乘以(4厘米/100米)=0.02秒,这才是一个百米造成的成绩误差,绝不是“一个来回便可提高成绩0.08秒”,亚列缅科的计算把误差放大了足有4倍。

我们再看这7项具体的世界记录提高了多少。男子一百米仰泳提高了0.09秒,男子一百米蛙泳提高了0.42秒,女子400米自由泳提高了1.91秒,女子800米自由泳提高了1.89秒,女子100米蝶泳提高了0.16秒,女子400米混合泳提高了2.07秒,女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提高了0.33秒③。均远远超过了每一个来回泳池长度误差能带来的0.02秒的收益。所以,这7项游泳世界记录被打破,可以非常肯定并不是泳池短了2厘米的缘故。

这一说法国际权威媒体基本没有理会,国际泳联也不太可能允许这种错误

事实上,英文媒体基本上没有理会这个说法,也没有人向奥组委或国际泳联求证。因为除了上述计算方面的漏洞外,亚列缅科的这一说法还有太多不靠谱之处。比如一次奥运比赛游泳项目7破世界记录并不算多么惊人,当年北京奥运有17人5队24次刷新21项世界纪录,伦敦奥运也有8项游泳世界记录被破。亚列缅科说可能是因为偷工减料导致短了2厘米,也非常匪夷所思,省下2厘米相对于50米长的游泳池,这偷工减料有什么好处吗?所以亚列缅科可能真的只是说了个段子而已。

那么,考虑到很多人眼中巴西人“不靠谱”,有没有可能真的是由于测量问题,造成游泳池缩短了2厘米呢?这种可能性也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国际泳联的比赛场地是需要专人验收的,就算巴西人不靠谱,国际泳联也不至于犯那么大的错误。事实上,国际泳联对比赛泳池的尺寸误差有严格规定④,每条泳道最长允许50.03米,但不得短于50米整。允许这个误差是从施工角度考虑的,而在测量方面现在已经有足够的精度,完全不必担心。

所以说,即便亚列缅科说的是真的,也不必当回事,因为国际泳联允许的赛道间误差就达到了3厘米。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游泳比赛出现了很多平局,如本次里约奥运会男子100米蝶泳决赛中,美国的菲尔普斯、南非的勒克洛斯、匈牙利的切赫罕见的以51'14并列银牌——并不是由于一些媒体所说的“高科技的局限”⑤导致触摸板测量不出谁先谁后。事实上1972年慕尼黑奥运计时精确程度就已经到千分之一秒了:男子400米混合泳决赛中,瑞典的Gunnar Larsson以0.002秒的优势击败了美国的Tim McKee。之所以现在计时取消了小数点后第3位,是因为正如前面计算说的,0.02秒人只能游4厘米,0.002秒那就只差4毫米了,4毫米的距离相比起各泳道之间允许的长度误差3厘米要小太多了,所以后来规定计时只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果相同就以平局处理⑥。

男子100米蝶泳决赛,出现3人同时夺得银牌的罕见情况男子100米蝶泳决赛,出现3人同时夺得银牌的罕见情况

游泳世界记录之所以被频繁打破,是因为科技元素运用得比较多

最后不妨说说游泳成绩为什么往往能大幅提高。关键之处在于,游泳比赛成绩可以用科技提升的方面比较多,比如当年赫赫有名的“鲨鱼皮”泳衣。即便后来不让用了,科技也依然有很多用武之地。比如金融时报在一篇文章中介绍的“快池”技术⑦。这名词听起来可能有点怪异,水依然是水,但在实际操作上借用科技应用减低浪花的激越,从而营造更理想的比赛环境,是使健将们表现出色的关键条件之一。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起,作为全球游泳比赛的权威机构—国际泳联就大力推广在奥运赛场使用三米深的标准池,以提高选手们的浮力以及减低紊流的摩擦力。

本年度里约奥运会更不遑多让,致力把硬件设施提高到更优越的层次。有了具备防震功能的泳道分割线和顺畅的排水系统,生成了涟漪自然下降,从而达到令泳将如行云流水般前行。另外,池内有1万5千个小孔负责调节通风系统,因为摄氏25至28度之间的水温有可能导致泳手肌肉过于绷紧或放松,影响比赛表现。这些科技元素使得游泳比赛相比起田径,打破世界记录更加频繁。

当然,硬件只是一方面,游泳记录的打破也离不开选手自身的天赋和努力,以及训练方法的改进。这次美国游泳天才少女莱德基打破两项世界记录,就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

奥运会泳池水深为3米,这是经过科学研究得出的最适宜出成绩的水深奥运会泳池水深为3米,这是经过科学研究得出的最适宜出成绩的水深
结论

“里约泳池频破纪录,因比标准长度短2厘米”的说法,既没有国际性媒体报道,奥组委和国际泳联也没有搭理,是个漏洞百出的假消息。

参考资料
查看更多
更新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