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幻象水中来

魔都上海,最吸引人的地方恐怕非外滩莫属,黄浦江对岸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在不同的天气和光线条件下,营造出一派光怪陆离的景象,而在外滩江边人行道上一滩很少被人注意到的积水,更是将浦东陆家嘴的水泥森林变得奇幻飘渺、五彩斑斓。

组图上传区域

对话摄影师

文字/腾讯图片

编者:你是怎么发现这滩水的?

摄影师:好几年前,有次我凌晨跑到外滩瞎转悠,整个外滩很清静,看不到什么人,一位清洁工正在用扫帚扫地,发出沙沙的声响,她在用扫帚扫地上的水。当时我灵机一动,蹲下身子,低角度打量这滩水,还把照相机放在地上按了几张,结果让我非常意外,陆家嘴的那建筑竟然在水面上形成了完美的对称倒影,超级赞。从那时起,我到外滩去,就一直在会特别留意地面上的各种水。

编者:这滩水是怎么形成的?

摄影师:据我观察,这滩水的形成主要是有两种情况。第一,每天凌晨,清洁工人会开着洒水车将整个外滩观光平台冲刷一遍,地面的低洼处会形成积水。第二种情况就是下雨天,雨后地面遗留的积水。

编者:一般选择在什么时候去拍?

摄影师:不是下雨天的话,必须是在凌晨,并且要起得足够早,在凌晨四点左右,洒水车洒过水之后,清洁工人还没来得及清扫地面,你才有得拍。下雨天的话就要看运气了,雨过天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还有雨夜霓虹灯亮起,效果也很赞。

编者:在不同的时间和季节会有什么变化?

摄影师:在凌晨五点前拍的话外滩的路灯还亮着,水面上会反射路灯的灯光,这种反射光会在画面中形成梦幻的光斑,照片的氛围完全不同。要是五点之后,天色亮了,路灯就关掉了,又是另外一个效果。关于季节的话,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主要是画面中人物的着装上的变化,比如夏天有人打赤膊,冬天有人穿羽绒服,这种反差在照片也能很好的表现一些情境。

编者:你觉得这滩水和魔都给人的光怪陆离的印象有什么关联?

摄影师:外滩是摄影师的拍摄圣地,各种角度基本都被拍烂了,大众的审美已经疲劳。在外滩还没有一处设有水的景观,可以让摄影师借用。借助这滩水,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外滩,尤其是水面上的粼粼波光,衬上清晨的低色温形成的蓝调调,这些巧合都很直接也很巧妙地表现出了魔都的梦幻和光怪陆离一面。

编者:除了专业摄影师,普通游客会发现这滩水的奇妙之处吗?

摄影师:我最近在微博上发了这组我这几年拍摄的关于外滩这滩水形成的画面,很多人觉得这个角度很惊艳,甚至觉得不可思议,从来没有想到还能这样拍,也有很多人提出了质疑,认为我是后期做出来的。游客的感受估计跟那些网友差不多吧,我拍照的时候,整个人都爬在地上,游客会围观,他们好奇我在拍什么,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编者:“那滩水”至今安好?

摄影师:不太好。这滩水,起初我对它的宁静是喜爱至极的,最近它变得很不平静。每天都有大量的摄影爱好者蹲在那里,变成了一个外滩“经典”拍摄点。甚至还有摄影爱好者,因为争夺这个机位而大打出手。这也给清洁工人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摄影爱好者们说不要扫掉他们要拍照,而清洁工又说不扫掉领导要扣她工钱,双方也出现了矛盾,最近这段还有不少摄影大师带来了矿泉水瓶,只要清洁工扫掉了水,他们就痛快地洒上一把,继续搞创作。

编者:这滩水与傅拥军的《西湖边上一棵树》有异曲同工之妙?你如何做到之间的差异化?

摄影师:的确,最近有很多朋友说两者之间有一些相似。其实,这些片子纯属是偶得,拍摄的时候没有很强的目的性,也从来没有想起过和参考过傅老师的《西湖边上一棵树》,就是觉得从纯好玩的角度去拍的,傅老师聚焦的是固定的一棵树周围的场景和时间的变化,而我拍的则是整个外滩有可能出现积水的任何一个角落,去借助“这滩水”的视角去看外滩上的一些人和物。

-------------------------------------------------------

征稿启事

【鹅眼】是腾讯图片推出的一档主打超清视觉欣赏类栏目,征稿首先是图片需具备足够的精度,长边至少3000像素以上,我们主要关注的内容包括新闻事件现场、风俗地理、旅行笔记、异域见闻和创意摄影等,希望职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不吝赐稿,如果被选用,我们将根据稿件的质量给予不同档次的稿费。

来稿请发送邮件至:qp_eyan#qq.com(#改成@),图片需配上充分的文字说明和您的联络方式,腾讯覆盖全球数以亿计的用户群,将是展示您作品的最佳平台,谢谢您的支持!

本期投票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