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尚又调皮了,新媒体玩得666

日期 : 2017-06-05
79
编者按 魔音传道、DJ风诵经,这个寺庙有点潮!

很多人因为《朝 5 晚 9 ~帅气和尚爱上我~》这部日剧,对日本寺庙和和尚的“生活作风”产生了困惑:日本和尚竟然可以谈恋爱?还能继承家业?还能长头发?

说好的“色即是空”、“六根清净”呢?但这才刚开始,如果你对日本寺庙有进一步了解,可能会产生“皈依我佛”的想法。接下来,就跟着全媒派(qq_qmp)一起看看日本寺庙是怎么玩转新媒体的吧。

形象塑造:跟上节奏的日本和尚

满脸祥和、双眼微闭、双唇轻启,吐出一串让人不解的经文,深居寺庙不轻易见人、晨钟暮鼓……大概是很多人对和尚的想象。然而在日本,和尚们是段子手般的存在,不仅善于“推销”自己,还在网上为人答疑解惑。

打造段子手形象


正色、严肃、凛然——就像《西游记》中的唐僧一般,“段子手”似乎只能由八戒和悟空担当。但日本和尚告诉你:和尚也可以成为段子手!(请自行搭配日本式咆哮)

日本和尚真的是僧界的一股“泥石流”,对于其寺庙文化的独特或许你已有所耳闻,但你能想象永明寺的住持——松崎智海,不仅深谙颜文字的卖萌方式,还很熟悉日本年轻人的流行语吗?

这个爱看微博热搜的方丈,因为举办了一场结合现场表演和吃喝玩乐的佛祖生日祭而出名。接受采访时,他说自己平时就比较关心流行趋势,网络流行话题和词汇他都驾轻就熟运用。他打破了人们对于普遍和尚的认识:玩电音,刷twitter,吉他弹的也6,当传统遇上现代,当寺庙遇上新媒体,擦出的火花难以令人想象,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变化可能是一种趋势,也代表着未来寺庙转型的契机。

搭界动漫IP:“萌”即是正义


相信很多日本漫迷都已入坑《四叠半神话大系》和《有顶天家族》,以日本下鸭神社作为场景原型,较高的还原度和优质的动画制作水平不仅让这两部漫画大火,原本知名度不高的神社也跟着火了起来。

还有一些寺庙为了“招揽生意”,甚至动用漫画中的女仆:卖咖啡、卖动漫周边……甚至还开办女仆茶会。借用日本民众最喜欢的“萌”热潮为寺庙宣传,吸引更多年轻人,让人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脑(da)洞(dan)。

八王子市日吉町的“松荣山了法寺”被称为“萌寺”,这里是喜欢COSPLAY(角色扮演)和动漫阿宅们的“圣地”。还在2014年公开展示其美女萌佛像“TORO弁天像”,并有自己的主题曲“心动的寺庙!爱的了法寺”。在“二次元”文化上越来越得心应手,日本的寺庙简直不得了。

个性化情感推销


就连佛祖们也一改往日的严肃形象,过起了有音乐会和萌妹子相陪的生日会。

日本净土真宗本愿寺派的寺庙永明寺,在4月1日和2日在寺庙内举办一场“释迦祭”来为佛祖庆生——但是举办方式让人瞠目:音乐LIVE+《LoveLive!》风格海报,将二次元融入了这次庆生活动中,1991年出生的年轻女歌手日食なつこ也登台演唱。

不知佛祖们心中作何感想。

岛国的网友们似乎对此宽容度还挺大:“这是佛祖也要偶像化的意思吗?”“这样玩,释迦摩尼知道吗?”“可以,这很岛国。”“在岛国一切皆可二次元化,一切都可以变身为二次元偶像。”“为了庆祝佛祖的生日,10位和尚站了出来,他们的目标是……”“感觉这些和尚都是宅男吧。”“莫名有种《圣哥传》的感觉。”

答疑解惑,寺庙版“知乎”


和尚上网解惑早在2013年就开始出现。日本京都西本愿寺就为了减少宗教和民众的距离感,在网上增设可以诉说的网页,网友们不仅可以向僧侣请教佛教知识、素食菜谱,还可以跟他们诉说自己的恋爱烦恼……

虽然不符合人们对寺庙和僧侣的一贯印象,但是该网站颇受好评,在2013年4月份上线后,每周的浏览量就达到1万多次。

除了“诉说页面”,日本还有个“hasunoha”网站,该问答网站类似寺庙版“知乎”。由认证的和尚为网友们解答烦恼和困惑。

一位20岁女网友对某款游戏的痴迷也得到了很多和尚的回答。

有入情入理的回答,也有深谙游戏之道的回答,还有的回答则颇有鸡汤和成功学的味道。

比如有个回答中这么写道:“贫僧已经将舰娘戒掉了。制作者曾公开说过:‘创作者的工作,就是如何让游玩者想继续玩但又进行不下去,再把这种痛苦传递给他们吧。’想到此处,贫僧已经秃了的脑袋上又掉落几缕青丝。‘这不是乐在其中,而是无法停止赌博的状态。’顿悟的我立即戒掉了它。已经对那种游戏厌倦了,毕竟能链接人心性之健康游戏依然存于世间。”

看完回答之后不禁对日本和尚们丰富的“业余生活”产生向往。

“捞金”花样多:寺庙也要自负盈亏

和国内寺庙不同的是,日本的寺庙需要自负盈亏,所以如果“香火不够”,就需要想其他办法来维持寺庙的运营。迫于生存压力,日本寺庙的生存技能也已达到满格。

多种经营模式:和尚年轻化


老龄化是日本各行各业面临的困境,寺庙也不例外。随着和尚趋于年轻化和经济下滑,寺庙的多元化经营模式也越来越兴盛。

婚介所可以说是寺庙僧侣们一项重要的“兼职”了。日本国家人口与社会安全研究所2015年的调查显示,年龄在18岁至34岁间的单身人士中,七成男性与六成女性称没有稳定的交往对象;近90%的受访者希望结婚。

日本普通婚介所高昂的费用——一般在5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2万元)——也成为很多年轻人转向寺庙的原因。由静冈县滨松市龙云寺副住持木宫光史发起、成立于2010年的“吉缘会”是僧人提供婚介服务的先例。到2016年应有800家寺院和“吉缘会”建立合作,举办相亲活动。

而寺庙则在“媒人”这一角色中有了新的收入来源和高涨的人气。

除了来寺庙相亲,你还能直接在亚马逊上“网购”一名僧侣来家里做法事。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这项“和尚配送”业务虽然招来很多的非议,但却很好地将那些远离寺庙的人和寺庙联系了起来——既增加了寺庙的业务,也解决了这部分人的需求。而“和尚配送”业务推出后也增长了两倍,网上咨询数量激增。

智能支付:推进最后一步


为了紧跟潮流,让不习惯带现金的年轻朝拜或者参观者也能“尽自己的力量”,一些寺庙推出“智能扫码支付”的设置。

就算手机忘带或者没电或者出了其他bug,你还可以用信用卡支付。日本Square公司最近和一家成立1200多年的寺庙合作,游客可以使用其信用卡购买纪念品和门票。而且在今年5月份就已开通。寺庙的负责人也认为:“如果有助于传承优良传统,技术应该被广泛应用。”

超度亡灵:高科技加持


日本东京一座名为Ruriden的纳骨堂,有2016座水晶雕刻而成的佛像骨灰翕,可以让逝者的骨灰在被埋葬之前,在此储存33年。

这里的骨灰盒不仅由水晶打造,每个佛像都对应一张智能卡,只有用这张卡才能点亮相应的佛像。而LED灯的颜色也可通过遥控设施改变,这2046座骨灰翕在LED灯照射下,充满科技感。寺庙也会安排僧侣来此为死者祈祷。

另一家福井市照恩寺在超度仪式上还用电子音乐诵经、3D全息技术投影,此外还在日本弹幕网站niconico上进行了直播,观看人数达1.9万之多。可以说是非常洋气的超度仪式了。

新媒体+新思潮:离经叛道还是接地气

在老龄化和新媒体技术双重冲击下,日本寺庙依然成为一块正在开发的沃土。但是如何平衡宗教和世俗,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尝试。

寺檀和肉食妻带制度:减少剥离感


《朝5晚9:帅气和尚爱上我》中,山下智久扮演的帅气和尚不仅帅还有丰厚的家产,这其实在日本寺庙中十分常见。“寺檀和肉食妻带制度”让日本寺庙的产业化变得合情合理。

所谓“寺檀和肉食妻带制度”的出现,则深受历史因素的影响。

德川时期幕府为排挤基督教,并用户籍来控制民众,让佛寺成为处理丧葬事宜的部门。每个人都属于特定的寺院,其通行证、结婚证等都由寺院保管——这就是“寺檀制度”或“檀家制度”。

而“肉食带妻”则是说和尚能够娶妻生子并喝酒吃肉。这就使得日本的寺庙进一步的世俗化,成为一种宗教性质的职业。所以,和尚在日本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地位较高、收入丰裕的职业。

这种职业化和社会化极大地减少了日本僧侣和寺庙的剥离感,就像其他行业一样并无特殊,这也是他们对新技术和思潮接受能力较高的重要原因。

结合AI、AR技术: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2016年,一款AR扫墓的APP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逝者亲属在扫墓碑前祭祀时,通过APP就能在手机屏幕里看到活灵活现的站在墓前的逝者,有的还会打招呼,简直像“Pokemon Go”的现实版。

这是AR技术与寺庙文化的首次结合,对这种方式的认可度人们争论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创新形式在科技发展足够成熟时,会越来越多运用到寺庙文化中。

AR将计算机形成的图像图形无缝覆盖到现实生活中,寺庙+新媒体可以玩出的花样也各有不同。

日本人对寺庙和和尚的态度已经非常开放。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寺庙本是清净之地,加入这么多世俗杂事,显然有违其本来之意。颇有打着“普度众生”旗号行娱乐之实的意味。

但也不得不承认,寺庙和和尚既然不能完全脱离世俗——不管是接受香火还是为世人答疑解惑——也就需要随着社会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做出相应调整,更好地存在。从宗教层面来讲,不管是婚姻还是金钱,对和尚们也是一种考验,完全杜绝这些“诱惑”的佛教和僧侣,或许在“普度众生”、答疑解惑上,也会少一些厚度和地气。

====================

本文系腾讯新闻旗下媒体研究平台全媒派原创稿件。授权转载请联系全媒派小助手(微信号:qmp_001)。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全媒派”(ID:qq_qmp),阅读更多精选文章。

关注全媒派公众账号及时查看最新文章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