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Rewired大会:新闻业五大要点

日期 : 2017-03-20
79
编者按 来看看业界牛人都在聊什么

今年早些时候,第18届“News:Rewired 数字新闻大会”在伦敦举行,来自《卫报》、《华盛顿邮报》、Quartz、 IBT Media等全球顶级媒体编辑室的牛人们,带来了最新实践案例:从创新交互直播、移动数据新闻、自动化新闻等维度,探讨正在进行的媒体变革。

外媒同仁已经走到了哪一步?我们可从中借鉴什么?全媒派(qq_qmp)总结提炼大会干货,与你分享最新的传媒“知识点”与“能量棒”。

社交直播视频:参与度及伦理问题

直播视频形势大好,但是你知道直播视频也需要“再包装”吗?据 IBT Media视频部负责人Alfred Joyner提供的数据,Facebook Live上66%的观看行为发生在视频直播结束之后,所以他认为,重新包装视频内容,赋予视频新的意义至关重要。同时Alfred还强调,IBT的主持人都经过了专门的训练,其高品质的设备也保证了视频传输的高保真度。尽管现场的很多演讲者认为,Facebook Live不同于电视,并不需要如此“精雕细琢”的模式。

关于视频直播, BBC前员工和 Ultra Social的创始人Sue Llewwllyn则强调了直播流媒体的7条原则,并将其命名为“SPECTRE”法则:安全感、隐私和权限、伦理、版权、信任和“人肉”、名誉风险、心理创伤。

视频直播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势必会面临之前不曾遇到过的伦理问题——将生活场景直播给观众看本身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而随着直播视频的高速发展,直播场景不断丰富的同时,规章制度缺失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一些直播内容触及道德甚至法律的底线就是很好的佐证。不管是专业的媒体还是个人,究竟能否通过直播同时获得商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呢?这对于目前仍然有很多灰色地带存在的直播来说,还是个未知数。

就像这场有关直播话题的会议所讨论的那样:“伦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能力将某些事进行直播并不意味着你应该那样做。”

自动化新闻编辑室的未来

智媒时代,机器人写新闻已经不再是新鲜事,据路透社数据和创新部门的执行编辑Reg Chua说,在路透社,机器人每天要“创作”400个新闻报道,同时会自动发布950条新闻推送。对他来说,自动化新闻的主要优势在于:快速、广泛(更多种语言,更多受众)、低成本和高效率。

虽然机器人在新闻生产领域已经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记者的角色仍然无法取代。Reg 提到,机器虽然可以根据抓取的信息进行语义关联,但是却不能自行判断因果关系也无法对文本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所以深度报道必须由机器和记者分工完成:机器负责抓取最新信息,接下来就必须由记者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这种人和机器互相协作的新闻生产方式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双方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

来自BBC新闻实验室的Susanne Weber,则展示了一个可以自动将音频转换成不同语言的小工具——ALTO。这个小工具让人印象非常深刻,使用方法很简单——只要记者点击“翻译”按钮,再选择语言,将其添加到音频上就可以了。不难想象,有了这个小帮手,新闻生产、传播实现全球化将不再遥远。当然, 这个小工具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尚需要人工来提升翻译的准确性。

让人深思的是,这种自动生成的文字和视频,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智媒时代的机器新闻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记者,许多繁琐、程序化的新闻编辑流程被机器人取代,新闻产出的效率大幅提高。然而除了技术的不成熟,如何处理好新闻编辑过程中人和机器的分工、如何看待机器人新闻,也是需要深思的问题

移动数据新闻:少即是多

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之后,新闻也开始向移动设备转移。而针对移动数据新闻,《华尔街日报》的图表编辑Collen McEnaney做了简单的总结:“在移动数据新闻的呈现中,少即是多。”

Collen McEnaney强调,移动数据新闻的呈现要与移动设备的特征相匹配,手机的“垂直”特征与人们的使用习惯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在小小的屏幕里,信息呈现方式要尽量清晰和易读。

金融时报互动新闻部的负责人Martin Stabe还提出,同一篇数据新闻,可以有不同的展现形式。根据不同设备各自的特征对图表进行调整,才能带给观众最佳的阅读体验。

不同设备不同呈现方式不同设备不同呈现方式

Martin表示,自从开始思考针对不同设备(印刷版、台式、平板、手机)进行差异化呈现,团队的工作流程也开始发生变化。

除了图表的呈现方式,Martin Stabe还有一个有趣的观点:避免不必要的互动。他指出:“互动只是众多设计环节中的一个,是否加入互动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生硬地加入互动环节,单纯让受众点击某个按钮本身并没有任何价值。”

《华盛顿邮报》在一则有关残骸搜索的报道中做出了优秀的示范。在这则“搜寻深海中飞机残骸和轮船残骸”的新闻报道中,手机屏幕就像是大海的垂直剖面,用户越往下滑便是向越深的海域探寻。

《华盛顿邮报》这则报道很好地贯彻了“少即是多”的理念,并且在呈现方式上也与移动设备的“垂直”属性完美契合,方便用户下滑阅读。

协作报道:社区新闻的生产

各种技术的参与令当下的新闻报道焕发了新的生机,而协作式的社区新闻报道的加入则让新闻报道更加细腻、震撼人心。

Paul Myles提出的协作新闻,旨在让社区居民参与新闻报道, “这是传统新闻和公民新闻的碰撞”。

Paul举了两个例子,《重获联系》和《痴呆日记》。《重获联系》讲述了塞拉利昂居民在埃博拉肆虐之后的故事,他们收到带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并将自己连续两年的生活状况持续上传到网上;《痴呆日记》中,痴呆症患者通过寄给他们的3D打印机制作简单的音频故事,分享其生活状态。

Paul Myles认为,连接、能力和信任是协作式社区新闻报道过程中最难克服的三个障碍。同时,他还指出,缺乏财政支持是记者停止进行社区新闻生产的主要原因。看完这几个社区优秀案例,或许像Paul所说,“现在是时候考虑让媒体重新回归社区”了。

在数字媒体时代,各大媒体都致力于报道全国甚至全球重大新闻,以此广泛吸引受众从而最大化其广告和订阅收入。然而他们却忽略了近在咫尺的社区及其居民,忽略了对这些人的新闻服务,当抢夺国内外重大新闻的报道的竞争愈发白热化,重新回归社区或许能让媒体找到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特别项目:创新和商业利益双驱动

“特别项目”是指:来自不同团队、具备不同技能的人员一起合作的项目。实际上,这种“特别项目”在卫报,Quartz和金融时报的团队已经在进行中。

比如,在卫报“ 6×9:体验真实监禁感”的VR项目中,谷歌团队负责技术部分。人们可以通过佩戴谷歌的VR眼镜,身临其境地体验一把孤立监禁的感觉。在高度沉浸的体验之后,很多网友在网上纷纷发布他们对孤立监禁的看法,还有人专门制作了一档播客节目,探讨美国的监狱现状。除此之外,这个项目还触动了曾经亲身经历过这种监禁的人,他们也在网上写下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最终,这则报道引起了奥巴马政府的关注,并敦促州政府限制使用这样的监禁方式,甚至将其纳入了联邦改革计划中。

“特别项目”虽然极具开创性,但生产成本往往非常高。所以来自这三家媒体的记者纷纷强调商业伙伴的重要性,否则在项目后期就可能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而无法继续推进。

对此,卫报特别项目编辑Franscesca Panneta提出了他的小建议,“从一开始就让参与项目的所有成员聚到一起,有利于减少团队之间的摩擦。”的确,编辑团队,商业团队和营销团队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激发成员们的工作积极性至关重要。

如今,新的技术与合作模式正在重塑新闻生产和发布的形态,团队混搭、人机协作、差异匹配等仍是新闻从业者不懈探索的话题。而明天的新闻业,必定是传媒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

本文系《全媒派》独家编译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全媒派”(ID:qq_qmp),阅读更多精选文章。

关注全媒派公众账号及时查看最新文章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