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媒体业引进共享思维会是什么样?

日期 : 2017-05-23
79
编者按 其实,共享思维早已在全球媒体业中实践。

当共享思维吹遍全球,不知不觉间,我们的住房、出行、教育、消费等均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甚至一些堪称“魔幻”的事物也都被推上共享快车道。在中国,共享充电宝在争议中一次次攀上融资和估值高地;在大洋彼岸,Uber对外宣布了其“共享飞车”计划,预计3年后人们可以在达拉斯和迪拜构建共享飞行汽车。

那么问题来了,媒体业是否有可能引入这炙手可热的共享思维?共享编辑部、共享技术网络、共享采访资源、共享读者、共享广告主...当插上共享的U盘,似乎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喷薄而出。

实际上,共享的概念在媒体业早已初具端倪。无论是国内媒体趋之若鹜的“中央厨房”,还是BBC发展10余年的“统一编辑部”,都试图打破并重建新闻生产流程,实现数据、素材、编辑的共享,以及信息处理、发布的跨平台协作。

继续拿起名为共享的放大镜,全媒派(qq_qmp)发现,共享思维已在全球媒体业中逐步渗透、各方实践陆续上演。

媒体业共享思维的四重实践

接下来,我们从生产力、内容、技术以及用户与平台四个维度,来梳理媒体业有关共享的已有实践。

生产力共享:众人拾柴

其实,提到媒体业的共享,我们总是第一时间联想到“公民新闻”,即号召普通公众运用新的传播技术和全球传播网络来创作新闻信息,成为新闻生产领域的新兴生产力,同时也可加入新闻查证等领域。将“公民新闻”的实践继续升级,便是内容生产力更大规模的共享——将读者、Freelancer、垂直领域的专业人士等等都纳入新闻生产中(尤其是调查性新闻、深度报道和突发性新闻报道中),利用他们闲散的时间、知识、地理优势甚至资金,来共同完成内容生产。

《卫报》就曾有过一次成功的生产力共享实验。在调查揭露英国议员花费情况的事件中,为了应对英国政府公布的100多万份未经整理的文件,《卫报》将其上传到自行研发的互动软件上,号召读者一起来审查。很快,读者们在80小时内就审查了170,000万份文件,而该软件的开发也只花了一周时间。

CNN iReport“圣地亚哥之声(Voice of San Diego)”的运作模式类似,这两个网站都鼓励受众对其闲散时间、精力和知识进行共享,通过受众分享新闻信息或者观点评论,网站可以从中快速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和信息,在短时间内完成报道。

“Help Me Investigate”于2009年成立,致力于帮助人们和记者为了公共利益而调查问题。在这个网站,所有用户都可以提出需要调查的问题,然后邀请其他人和专家来协助调查,可以说实现了专家和社区公民的时间、智力、信息共享。这个网站已经完成了几次优秀的新闻调查:伯明翰城市议会网站花费了近220万英镑,远超预算;《伦敦周报》母公司“全球出版集团”根本不存在等。

Wikitribune是近期出现的打击假新闻的网站,由维基百科创始人维尔士创建。和维基的模式类似,Wikitribune通过鼓励用户分享视频、音频或者实录来帮助记者确认事实。用户可以选择资助专业记者就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事件进行采访和调查,而记者负责独立行动和写稿。正如维尔士所说:“Wikitribune是一个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新闻媒体。专业记者和公民记者可以合作撰写报道,随着新闻事件的发展进行实时编辑,并获得社区对全部事实的确认和重新确认。”

内容共享:打破零和竞争

内容共享在数字媒体崛起的今天也已提上了议事日程。面对社交媒体在渠道、用户和流量方面的强大竞争力,共享内容已经成为媒体触达年轻用户、实现共赢的重要方式。

Discors提出的“月费4.99美金尽览各大报纸”计划让人耳目一新。2017年3月该App正式问世,允许用户通过月付4.99美元来访问《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盛顿邮报》和《经济学人》等出版商的评论和分析文章。相对于目前各大纸媒推出的订阅计划来说,60美元/年的收费不仅便宜,还能通过一个App看到各媒体对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角度和观点。

Discors尽管目前仍未火爆,但是最著名的出版商都放下架子与其共享内容,不得不说:一种全新的由内容共享驱动的订阅潮流正在上演。

再回头望去,实际上媒体业与社交平台的内容共享已成气候。“流基模型(feed-based model)”在多个大平台上演,Facebook的Instant Articles,苹果公司推出的Apple News,或Snapchat的Discover,都可以为用户汇集来自不同媒体的相关内容,与此同时,用户可以选择那些脱颖而出的媒体去关注和订阅。

有人认为,媒体们选择入驻这些平台共享内容是无奈之举;但正如风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的驻企高管和BuzzFeed前首席营收官Andy Wiedlin所说,媒体公司必须要在科技巨头的平台上生存,否则他们会被果断抛弃。媒体们通过内容共享,将触角伸向更加广阔的世界,与外界分享他们的创新内容,同时也在利用社交平台的直播、VR等功能,进行内容、媒体形态创新以及流量和盈利的反哺。

技术共享:提升新闻生产效率

媒体与科技界的技术共享也一直在上演。例如,Google推出“新闻实验室(News Lab)”,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产品和数据支持。这一实验室已推出一系列新闻编辑工具,并附带说明和指导,让新闻工作者学习如何使用Google的产品来报道新闻,还向广大新闻人开放Google Trends服务,告诉他们某一搜索关键词各个时期下在Google被搜索的频率和相关统计数据。

Facebook为了和媒体业建立关系,也一直与新闻机构共享技术。例如,Facebook就放出话来,希望通过合作进一步发展目前的媒体报道形式(直播、360度全景视频、Instant Articles等)来更好地契合新闻机构的需求,最好是能一同开发出全新的形式;Facebook还将在全球开展一个编程马拉松项目,通过这个项目,工程师可以与来自新闻机构的开发者进行交流合作,共同识别机会和破解方案;此外,Facebook还与媒体业免费共享诸如CrowdTangle(一个挖掘报道、衡量社交表现和识别KOL的工具)这种技术工具。

除了科技巨头主动向新闻业示好共享技术红利,还有一些媒体机构自主开展技术共享与合作。例如前文提到的位于加利福尼亚的非盈利组织“圣地亚哥之声”,是一家非营利性本地新闻组织。为了提升本地新闻的影响力,“圣地亚哥之声”特别成立“News Revenue Hub”,为加入的社区新闻机构提供数据库设施建设、技术故障排查和战略信息咨询方面的服务,目前已经加入的机构包括 Honolulu Civil Beat、InsideClimate News、The Lens、NJ Spotlight、PolitiFact和The Marshall Project。

与此同时,在这个行业里,还有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工具涌现,可以为行业提供支持。INJECT是2017年5月4日发布的一个新工具,该工具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帮助记者在新闻写作的搜索环节,提供丰富的资料,以及包括人物、数据、因果关系、热门话题、后果、数据可视化策略等在内的新思路和新角度。有了这些技术平台的加持,媒体的生产力无疑会大大提升。

用户与变现共享:双赢合作

当生产力、内容、技术都可以共享,那么用户和变现渠道,是否有共享的可能?其实业界已有动作上演。

5月初,彭博传媒(Bloomberg Media)与Twitter宣布将合作推出首个7天24小时即时新闻“电视网”,据悉,“这将是一个覆盖全球的、具有社交功能的流媒体电视直播服务”,预计于2017年秋天正式推出。

这次合作,能够看到用户与变现共享的影子——Twitter拥有视频直播方面的经验和庞大的社交媒体用户,彭博社则在用户数据和深度新闻报道方面有强大优势——联手实现影响力升级。

此外,当媒体和社交平台共享了内容之后,是否也能共享收益呢?业界实践也在陆续上演,社交平台明显希望与媒体联手,一同赚广告主的钱。例如Facebook就在Facebook Live中测试插播广告,让媒体可以通过直播获得广告收益;Twitter也在向300多个合作伙伴开放视频前贴片广告的自动化购买。

媒体共享的四大未来场景

可以说,尽管媒体业尚未大规模地提倡共享思维,但实践早已渗透到各个环节。当智能媒体和社交分发再下一城,共享思维+媒体是否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我们不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脑洞一下媒体共享的未来场景。

场景一:云端编辑部涌现

当数据、采访资源、技术甚至记者都可以实现共享以后,未来的实体编辑室规模将趋于小型和灵活,而更大规模的编辑部将存在于云端。

那些最负盛名的老牌媒体,也不再占据整个大楼了,只留下技术维护、职能支持、品牌传播等岗位,其余的内容生产和分发都由云端连接起来。所有的新闻线索、新闻报道、突发直播等内容都在云端实时上传、共享,成为一个资源库。

而云端编辑部则将成千上万的生产力动态连接起来,垂直领域的专业人士、自由职业者、学生记者和社区公民都成为编辑部里的一员,他们通过系统实时进行在线下载资源和上传。当然,这一云端编辑部需要强大的技术和审核系统支持。

场景二:全网数据仪表盘大行其道

当更多的共享出现在业界,侦测内容分发情况和流量动态波动的“全网数据仪表盘” 必不可少。仪表盘可以实时监测全网流量走向,指导媒体内容生产、分发与变现。

具体来说,媒体所有发布的内容,仪表盘都会进行实时记录、监测和分析,表现良好或者不佳都会给予编辑部人员反馈,并提供动态调整建议。

数据仪表盘还可以提供用户管理服务,可以将订阅用户、会员、访问者等不同用户的数据进行储存,同时监测用户的评论、分享等互动数据,从而实现对用户的深刻了解与服务。

场景三:智能分发真正智能

当下,由于算法和数据库存在局限,所谓的“智能分发”和“精准”远未达到。而当媒体业的共享思维渗透之后,用户画像、场景信息与社交网络数据指数等将形成更大规模的互联,为人工智能提供指数级的数据,从而帮助机器实现更加精准的判断和服务。除此之外,线下的移动设备、传感器数据也可以进行共享,可获得的数据量将极大扩张。

此外,共享思维也应在戳破“过滤气泡”上有所贡献。一方面是需求的“极致”匹配;另一方面可以联合为用户推荐多元化观念和信息内容。

场景四:跨国内容协作频繁上演

曾经,各异的文化背景、语言和物理距离成为跨国内容协作的障碍。而共享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思维,将带领编辑室逃离桎梏。

逐渐精进的Google翻译、Facebook机器翻译,提供了破解语言藩篱的工具;VR社交软件构建起虚拟现实场景,可以让各国记者“随时随地”同处一个场景;各地调查系统互相开放,支持记者协同在线调查...等等共享模式都将促进内容生产的跨国协作。

说了这么多,实践也好,脑洞也罢,或许“思维方式”比技术落地更重要。而你,相信媒体业“共享”的力量吗?

====================

本文系腾讯新闻旗下媒体研究平台全媒派原创稿件。授权转载请联系全媒派小助手(微信号:qmp_001)。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全媒派”(ID:qq_qmp),阅读更多精选文章。

关注全媒派公众账号及时查看最新文章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