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如你》如何撩动荷尔蒙

日期 : 2017-08-09
79
编者按 青春片的懵懂基因如何撩人。

“青春”这俩字看起来年轻,其实太老了,老到两千多年前的“蒹葭苍苍”唱到现在还如刈麦子一样,一茬一茬按季候地割到“辗转反侧”的少年人的心。

根据冯唐小说《北京,北京》改编的青春剧《春风十里不如你》热播,跨屏汹涌的少年感让不少“90后中年人”惊呼被打了一剂荷尔蒙。

没有怀孕堕胎、闺蜜反目、小三逼宫的套路戏码,这部青春剧维持了7.6的豆瓣口碑。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聚焦多部好口碑青春片,一起来看看想要诚实地讲好青春故事,都需要哪些技法?

青涩岁月不止慌张与肿胀:《春风十里不如你》的佐料

《春风十里不如你》讲的是90年代的故事,但并不妨碍95后津津乐道,大概因为人年轻时候多半是相似的,上年纪了却各有各的老法。这部剧情节很简单,文艺青年秋水爱文学、爱兄弟、爱姑娘,却在诸多小确幸中无法分辨哪一种喜欢才是自己的本命。

#视频:《春风十里不如你》主题曲预告片

徘徊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之间的犹疑与怯懦,试探与慌张,一颗不安分的心从未得到释放,永远不甘,永远肿胀。最初上映时,《春风十里不如你》的豆瓣评分曾高达9.5分,评论区一片惊喜的星星眼。可当40集的进度条已经拉到快二分之一,观众明显感受到了情节的拖沓和内容表达的单一。

不少追剧青年表示:缺点佐料。可缺点什么呢?大概是文艺青年的第一视角,总是容易给岁月加滤镜,将所有故事都审美化,所以每个角色,每个故事,甚至每场冲突都是加了柔光的,你最好远远观赏,然后一起感叹一句“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可真正的青春故事却往往不是文艺青年的柔光自拍,相反,更多是锐化效果,细节线条鲜明到即便是上课一只甲壳虫撞上黑板引发的哄堂大笑,多年之后你还记忆犹新。青春的故事更像是一个个饱满的封闭图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可偏偏没有一镜到底的规则和秩序。

青春剧该有的样子:现实主义\年代感\纵深性

那么青春剧应该怎样讲故事,讲怎样的故事才能牵引每个人的共同记忆呢?我们不妨从近年来口碑级青春剧的画像来总结一套方法论。

自然的现实主义更打动人

或许是大多数90后的青春太单一,中考、高考循规蹈矩一路走来,淡淡的、暖伤的、懵懂的才是经历,心理上却不自觉地将反叛奉为英雄主义。但这并不意味着青春剧就要被框定在莫名玛丽苏、杰克苏的尴尬定位上,或是缺了打群架、摔酒瓶环节就无法继续剧情的怪圈里。认认真真讲好校园故事,也能产出好口碑的青春剧。

顶着新兴“音乐剧”光环、在豆瓣上被评为2016年十大良心网剧的《薛定谔的猫》,第一季还没播完时,点击就已破亿。

这部由清华北大高材生打磨的音乐网剧,聚焦高中合唱团的校园生活。正如主创团队之一的刘莐所说:“勾勒出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校园,在矛盾冲突的设置上都是大家有共鸣的小而真实的事件。”比如来自校长的压力、来自同学的欺凌、来自隔壁校队的挑衅,每个角色都是鲜活的,就像我们身边的小胖、学霸、乖宝宝、宅男们一样。

图为《薛定谔的猫》剧照图为《薛定谔的猫》剧照

观众想看的和有共鸣的,就是纯粹的青春剧情,而不是复杂人际关系的嫁接、被夸大的打架辍学反叛和矫揉造作的撕x戏码。善良、真诚、阳光向上,才是校园里挥洒着青春年华的年轻人真实的模样:学习是主业,听课、写笔记、做题;友情是重要组成,一起唠嗑、排小卖部;而爱情是额外份的波澜,比如耍帅的篮球和羞涩的小纸条。

正在热播的第二季《少年有点酷》剧照正在热播的第二季《少年有点酷》剧照

所谓“三生有幸也不一定有肖奈”、“亿年修得何以琛”,《微微一笑很倾城》、《何以笙箫默》中校园男神的完美人设,固然可以戳炸苏点,但观众们也深知,他们距离现实是极远的。俊男靓女、泛着小粉红的青春剧走了流量,却未真正走心。

青春里荷尔蒙萌动时的情态,少男少女之间懵懂而朦胧情愫的表达,豆瓣评分8.7分的《最好的我们》已经给出了答案:或是如路星河“我喜欢你我中意你”那般大胆而锐利的告白,或是如余淮“你是我很重要的事儿”这样欲说还休、含糊其辞的语句。

而未表达出口的暗恋,“怎么描述呢,我连一秒都没有拥有过你但是却感觉像是失去了千万次。像一只守着宝藏的巨龙,凶猛又天真,强大又孤独,温柔又狼狈,胆小又自由。”就像《请回答1994》里,七封临行去日本前,万千词句不及小心翼翼握住娜静的手。

图为七封和娜静图为七封和娜静

年代感镌刻回忆烙印

植根于当时社会环境真实的土壤,能让观众精准地,有代入感地怀旧。经典电影作品中,无论是《古惑仔》中的热血,还是《蓝色大门》、《海角七号》的小清新,虽调色、画面质感都有扑面而来的浓浓年代感,但因此而产生的熟悉和亲切会让人一遍遍重温。

“怀旧”青春剧们背后所蕴含的,从来都不是70、80、90后通吃的市场野心,而是真正去打造属于一个时代的烙印。tvN的“请回答”系列中相对偏重感情线的《请回答1997》和《请回答1994》两部,塑造的即是90年代韩国社会的群像,忠实还原当时的背景,戳中了不同圈层人们的种种隐痛。

而后者在2013年播出后,曾引发媒体抽取上百位20岁至40岁的观众进行调查、围绕了94年最火的剧”、“94年最好听的音乐”等当年的流行文化元素开展了一波评选,掀起怀旧的热潮。

有人曾说:“我们眷恋回忆,因为最爱的是回忆里的自己。”为何一张课桌、一棵香樟树、一块黑板,甚至一堆粉笔灰就能瞬间让人热泪盈眶?追根究底,我们舍不得几年、几十年前的自己,也带着对今天的棱角不再尖锐的喟叹。

开启近年青春片忧伤怀念风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带着九把刀私人化故事的标签,但观众的眼泪并不仅仅献给他那个讲述错过的故事,更是献给他那份对于逝去青春的怀念、崇敬甚至有些惶畏的态度。而这,也正是人们怀旧的初心。

就像94年唱《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的张楚,在2013年唱着《我想,我想》:“我想走的路不怎么顺畅\我想读的书都有钢铁的重量\我想打开的门都已经关上\我想冷不丁的划破肃穆的思想”。

多维议题和价值的深度关照

除了“春林初生,春水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冯唐也写了“大千世界在情人面前解开裤裆/绵长如舌吻/纤细如诗行”。在《旋风少女》、《春风十里不如你》等剧中,都有偷看洗澡的情节设置。

相较于较为含蓄的镜头,与后者同为“北京三部曲”之一的《万物生长》中,情欲的表达就更为露骨和直白。青春的“性”,被李玉导演当作中心议题提出,提醒着荷尔蒙的浓郁和张扬,也提醒着它的鲁莽、危险和侵略性。

在校园爱情之外,日剧《菜鸟总动员》、《麻辣教师GTO》还提供了另外的维度:校园师生热血燃。同样是脱胎于漫画,前者讲述的是热血教师川藤幸一把所在高中的不良学生们,改造成热爱棒球的少年以甲子园为目标奋斗的故事;后者则是讲鬼冢英吉任教之后,打破班级学生们驱逐教师魔咒、逐渐改变其班级作风的事件。

图为《菜鸟总动员》图为《菜鸟总动员》

而若用本应积极阳光的青春,反过来表达那些颓废和荒芜,聚焦青少年存在的问题,则会产生强烈的精神冲击。《在路上》讲述的是美国“垮掉的一代”,吸大麻、搭便车,穿越美国东西的大道上,放浪形骸。《朱诺》讲述的是早恋和青少年怀孕问题。而《壁花少年》则聚焦自杀、霸凌、性向、毒品等诸多敏感争议。披着青春的外衣,作品以更成熟冷静的视角去审视和挖掘,讨论的都是社会问题。而它们的受众,远不局限在青少年。

或许我们应该考虑的事情是,在一部青春主题的影视作品中,到底有多大的表达空间。那些年老时值得用来下酒的荷尔蒙,不该只有小男小女的试探与纠结,一个青年人自我意识的觉醒,那些未被招安的英雄梦想,永不回头的家庭时光……青春远比他们定义的辽阔。

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画像》里说:“人想恢复青春,只消重演过去干的蠢事就够了。”可见,青春从来只与成长有关,与年龄无关。正如顾城的那首诗: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

本文系腾讯新闻旗下媒体研究平台全媒派原创稿件。

授权转载请联系全媒派小助手(微信号:qmp_001)。

关注全媒派公众账号及时查看最新文章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