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会?召开几次?都谈什么?

按照中共规定,五年一度举行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如十八大),选举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每届中央委员在五年的任期内召开数次全体会议(简称全会)。全会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现在通常是每一届召开七次全会。

此次四中全会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盘点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四中全会发现,时间上,除1989年和今年的开会时间分别定在6月和10月外,其他都是在9月中下旬召开;主题上,早期以经济发展为主,近期则主要聚焦党建,此次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是史上首次。

新一届中央上任以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至周永康被查,破除“刑不上常委”的潜规则而达到最高潮。今后的反腐,如何从治标走向治本,必将是此次全会重大讨论话题。另外,针对十八大以来最高领导人的强势作风,外界也有不少传言,这次就是向外界郑重宣言:法律是中国政治生活的准绳,任何人不得逾越,包括最高领导层。

相信此次四中全会,会对三中全会决定中“法治中国”做更为细致的部署,包括进一步维护宪法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使审判权、检察权更为独立公正等社会热点问题。这些领域的不少问题,在周永康执掌政法口时代得到固化。

为何以法治为主题?反腐存量

十八大以来,落马副部级及以上官员已超50人,其中更是有正国级的周永康,以及副国级的徐才厚和苏荣。王岐山曾称,当前反腐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也就是说,反腐第一步是把存量的腐败先降下来。

此次四中全会,应该会对周永康案有进一步部署。而据分析,虽然周永康曾位至政治局常委高位,但其现在已经不是中央委员会成员,对他的处分不必一定经过中央委员会,可由中央政治局直接定案。

人事前瞻:谁能晋升中央委员

审议中纪委对落马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的审查报告亦是四中全会固定议题。至今,十八届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共7人落马,除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太原市委原书记陈川平、内蒙古原常务副主席潘逸阳外,中纪委对两名中央委员蒋洁敏(国资委原主任)与李东生(公安部原副部长)、两名候补委员李春城(四川省委原副书记)与王永春(中石油原副总经理)的调查均已结束。不出意外,四中全会将审议4人的审查报告,确认对他们开除党籍的处分。而2名候补委员(国家统计局长马建堂和国家宗教局长王作安)有望按得票顺序,晋升中央委员。

中央层面会有别的人事布局吗

中央层面人事往往也是四中全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十二届到十六届四中全会,均有重要人事布局。

为何以法治为主题?群体性事件猛增

腐败之外,此次全会以法治为主题的另一个原因是群体性事件猛增。据社科院《2014年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00年1月1日-2013年9月30日,发生在中国境内、规模在百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有871起,其中2010—2012年是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公权力运行的不规范是激化矛盾、诱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

群体性事件猛增,维稳经费飙升

群体性事件猛增的同时,是维稳经费的飙升。周永康主管政法系统期间,“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行高压维稳政策。中国维稳经费逐年升高,2010年起甚至超过国防开支。

公检法系统中,公安曾一家独大

2003年以来,各地公安厅(局)长由同级党委政法委书记兼任,其后数年渐成普遍现象。公检法三家公安一家独大,警权扩张有碍司法公正,监督无法进行。

2010年4月,中组部下发文件,要求省级政法委书记不再兼任公安厅(局)长,省级公安厅(局)长改由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或政府党组成员兼任。

在司法层面,存在透明度低的问题

社科院《2014年法治蓝皮书》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和49个较大的市的中级人民法院的司法透明度进行了量化评估,并首次将最高人民法院纳入司法公开的评估范围。结果显示:

政府透明度低,法治不够健全

政府层面亦同样存在透明度低的问题。社科院《2014年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对2013年55家国务院部门、31家省级政府、49家较大的市政府,进行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评估结果显示,仅6家国务院部门、7家省级政府、10家较大的市政府的得分超过60,过了及格线。